雖然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四月發布的最新《世界經濟展望》預測,2020年全球經濟將萎縮3%,也就是負的3%的增長。但是五月中旬,IMF指出很可能將會下調此前作出的全球經濟今年萎縮3%的預測。世界銀行則宣布預期情況要進一步惡化,預計2020年全球經濟負增長5%。而世界貿易組織(WTO)預測,今年全球貿易將縮水13%到32%。
IMF總裁格奧爾基耶娃5月18日表示,和最初的預測相比,全球經濟將需要更長時間才能從新冠疫情中完全恢復。她同時強調要警惕貿易保護主義的威脅。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此前還預測全球經濟將在2021年實現一定復甦,增長5.8%。這一預測值恐怕也將作出調整。格奧爾基耶娃表示,來自世界各地的數據比預想的更糟糕,意味着全球需要更長時間才能從這場危機中完全恢復過來,而且暫時無法給出經濟反彈的具體目標日期。IMF將於6月發布新的全球預測數據。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四月預測說,為減緩病毒傳播所採取的停業和封閉措施,使全球陷入自上世紀30年代大蕭條以來最嚴重的經濟衰退。當時IMF對世界各國和經濟體2020年的GDP增長率做出了最新預測,其中,美國為-5.9%,美國經濟預計將出現負增長。即將迎來連任選舉的美國總統特朗普(Donald Trump)十分着急,迫切想早點重啟經濟。中國目前的疫情形勢得到有效控制,正在有序復工復產,預測增長為1.2%。印度為遏制疫情蔓延的勢頭而封鎖了全國,預計印度今年的經濟增長率預計將領先全球,為1.9%。發達經濟體中,歐元區為-7.5%、日本為-5.2%、英國為-6.5%、加拿大為-6.2%。新興市場和發展中經濟體方面,印度為1.9%、俄羅斯為-5.5%、巴西為-5.3%、南非為-5.8%、低收入發展中國家為0.4%。 IMF稱,假設疫情在2020年下半年消退,防控措施可以逐步取消,各國的政策支持會幫助經濟活動恢復正常。預計在2021年,全球經濟將增長5.8%,中國的GDP增長預測為9.2%,美國和歐元區為4.7%。
作者:香港紡織商會 謝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