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紡織產業的版圖上,LYCRA®(萊卡®)品牌是一個獨特的存在。它並不是直接面向消費者的服裝品牌,卻以其卓越的彈性與舒適度,通過一枚小小的“紅三角”吊牌,成為無數消費者心中品質的象征。然而,當同業競爭加劇、溢價空間收窄、終端品牌自研面料興起,以及貿易摩擦帶來不確定性加劇,這位“纖維巨頭”又將如何應對?

差異化破局,以技術創新應對市場挑戰
近十年,氨綸面料市場溢價空間不斷收縮,行業處於商業化進程加速和競爭加劇階段。同時,終端品牌向上遊延伸,自研面料,同質化產品泛濫,不少企業試圖以低價策略獲取市場份額。
“持續差異化創新是萊卡公司保持競爭優勢的關鍵。”萊卡公司首席商務官Nicolas Banyols在采訪中表示,堅持為客戶提供差異化的解決方案,深入響應客戶與消費者的真實需求,是萊卡公司的核心基因,也是其得以長期維持行業領導地位的根本原因。

近年來,LYCRA® ADAPTIV(萊卡智合智纖®)、LYCRA FitSense®(萊卡®智塑®)等新產品、新技術推出後取得了顯著市場成績,獲得消費者廣泛認可。“萊卡公司始終以解決實際問題和推動行業進步為研發宗旨。”萊卡公司服飾業務亞洲副總裁王旭在采訪中舉例道,當前鋼圈文胸正逐漸減少,越來越多品牌轉向采用一片式結構的設計。這一轉變帶來了兩個現實問題,一方面許多消費者難以選到合身的文胸,容易出現空杯或底圍不適的情況;另一方面品牌方面臨高退貨率與庫存壓力,尤其在線上銷售中,尺碼不合適成為退貨主因,甚至有些品牌為覆蓋更多體型不得不增加SKU,反而加劇庫存風險。

針對這一痛點,萊卡公司於2021年推出了 LYCRA® ADAPTIV(萊卡智合智纖®)。該材料在高拉伸的同時不損失回彈性,基於這一特性,萊卡公司開發出拉伸範圍可達30%-40%而回彈性能毫不減弱的面料,使無鋼圈文胸能夠適應更多不同的身型。此外,萊卡公司與知名內衣制造商維珍妮合作,從面料到蕾絲、織帶進行全方位開發,不僅有效緩解了消費者穿著痛點,也幫助品牌實現降低SKU、減少庫存的目標。


另一項創新代表LYCRA FitSense®(萊卡®智塑®)牛仔技術,則源於對人體不同部位對面料彈性和支撐差異需求的洞察。王旭表示,尤其在牛仔褲品類,女性消費者往往期待臀部區域具備更好的塑形效果。LYCRA FitSense®(萊卡®智塑®)技術通過成衣後處理階段對特定區域進行彈性調控,實現“定向塑形”。今年,LEE品牌率先應用這項技術推出針對亞洲市場的Lee Shape Magic美顏牛仔系列,主打提臀塑形的穿著體驗。這兩項創新技術正是萊卡公司基於消費者痛點和品牌現實需求所推出的代表性解決方案,也是其消費洞察與產業鏈協作的典型成果。

在消費者端,“萊卡®”二字已成為舒適與彈性的代名詞。Nicolas Banyols表示,為持續推動創新,公司每年針對牛仔、泳衣、運動服飾等各大品類開展廣泛消費者調研。“舒適、合身、自信”始終是用戶關聯LYCRA®(萊卡®)品牌的核心反饋,穿著體驗的舒適與合身賦予消費者由內而外的自信,這也是萊卡公司最希望傳遞的核心價值。
從行業層面來看,萊卡公司是以創新與合作為引擎、協作共贏的解決方案提供者。除了廣泛應用的LYCRA®(萊卡®)纖維等產品,還提供LYCRA® FitSense®(萊卡®智塑®)等多項領先技術,覆蓋從整體到局部的多樣化需求,更攜手品牌方共同開發滿足市場需求的產品。

可持續布局,從原料到耐用性的雙重承諾
作為全球領先的纖維解決方案提供商,萊卡公司正通過創新的生物基纖維技術,為行業提供一個兼具規模化、實用性與可追溯性的可持續答案。十年前,LYCRA®(萊卡®)品牌推出全球首款生物基彈性纖維;2022起,萊卡公司攜手Qore®使用QIRA®開發生物基LYCRA®(萊卡®)纖維,將工業用玉米轉換為生物基PTMEG,使纖維的可再生成分達到纖維含量的70%,產品更清潔、碳足跡更低。

在產業可持續發展方面,萊卡公司優勢明顯。Nicolas Banyols表示,這主要基於三個原因,一是規模化量產的能力。目前能實現生物基彈性纖維大規模生產的企業寥寥無幾,而萊卡公司正迅速將技術優勢轉化為產能優勢,預計到2026年將把全球約30%的產能轉換為生物基材料,該纖維也將成為公司的主流產品。
二是即刻可用的解決方案。生物基LYCRA®(萊卡®)纖維與傳統的非生物基產品各方面一致,且在品質上沒有任何妥協和改變。品牌無需重新開發面料,也無需重新調整服裝的版型與生產工藝,即可直接替換使用生物基萊卡®纖維,極大降低了可持續轉型的門檻,這也是LYCRA®(萊卡®)品牌與其他可持續解決方案提供者的巨大差異。
三是穩健、透明可追溯的價值鏈。萊卡公司使用的工業用玉米原料100% 來自美國愛荷華州的農場,灌溉完全依賴自然降雨,農場多數為多代傳承,注重土壤健康與可持續農法。從工業用玉米到BDO,再到PTMEG,最終制成纖維,每個環節都可追溯。

目前行業對可持續發展的討論過度關注原料是否可再生或可回收,卻忽略了產品本身的使用壽命。“服裝的耐用性對可持續性其實有著很大的影響。即使在生產時使用最好的生物基材料,但制成的服裝不耐穿,穿幾次就變形、松弛,也會很快被丟棄,依然會導致消費者不斷重新購買、品牌不斷重新生產,那麽環保屬性也就失去了意義。”Nicolas Banyols表示,過去幾十年間,無論是運動服、牛仔還是泳衣領域的創新,萊卡公司始終圍繞提升服裝的耐用性這一核心,致力於通過技術解決方案延長服裝的使用壽命,這恰恰是對可持續性最具實質的貢獻。

“萊卡公司主張的可持續發展路徑是雙重的,不僅要使用優質低碳原材料踐行可持續理念,更重要的是制造耐穿、高質量的服裝,通過技術延長服裝的生命周期。”Nicolas Banyols表示,隨著歐盟綠色協議等法規落地,可持續標準正成為全球品牌的統一要求,任何想要進入國際市場的企業都必須應對這一挑戰。這一背景下,萊卡公司的優勢在於通過全球網絡和跨界協作能力,幫助產業鏈上下遊企業迎接這場綠色變革。
聯合共創謀新局,構建產業生態創新共同體
在日前舉辦的2025年中國國際紡織面料及輔料博覽會上,萊卡公司首次以“聯合共創”為核心策展理念,打造“開放式共創體驗空間”,聯合多家戰略合作夥伴同台展出,從纖維、面料到終端應用呈現一體化創新成果,生動詮釋“ALL IN全力以赴”這一全新的LYCRA® (萊卡®)品牌定位。

王旭表示,“聯合共創”模式表面上是一種新的展示形式,但對萊卡公司而言,共創和共贏並非新概念,而是數十年與客戶合作中早已植根於業務思維中的DNA,是一種長期的工作習慣,而這種展示形式的突破則是萊卡公司多年來“生態化創新”邏輯的外化體現。

“今年創新提出的‘ALL IN全力以赴’理念,強調全員參與、全程協同。其核心框架是LYCRA® Labs。”該框架圍繞三個核心頂點構建,一是以產品是根基。創新、差異化的優質產品是所有合作與開發的基礎,萊卡公司持續推出差異化技術產品,為共創提供源頭活水。二是與客戶共同開發優質面料。纖維必須轉化為面料才能發揮價值,萊卡公司與面料工廠、品牌方合作,共同將纖維轉化為高性能面料,並通過實驗室對這些面料進行分析與測試,確保其品質符合預期。三是將技術語言轉化為消費者可感知的故事。
在中國市場,萊卡公司尤其注重本土化共創。王旭介紹道,作為區域技術樞紐,萊卡公司位於佛山的先進紡織品創新中心持續為中國、越南、韓國等國家和地區的客戶提供快速響應和聯合開發支持。“我們正逐步推動合作夥伴轉變思維,引導他們從‘消費者感知的價值’出發,證明其產品的創新性和市場潛力。盡管過程艱難,但進步顯著。”


萊卡公司的共創並不止於技術層面,更延伸至品牌建設與市場教育。“很多人認識LYCRA®(萊卡®)品牌是從吊牌開始的,對於品牌商而言,吊牌合作是一種非常直接的支持方式。”王旭表示,聯合共創是價值鏈合作的核心準則,這一模式不僅贏得了合作夥伴的廣泛認同,更助力雙方在行業中構建了顯著的協同優勢,實現更為穩健與長遠的發展。
從差異化破局的產品創新,到可持續布局的綠色承諾,再到聯合共創的生態化運作,萊卡公司始終清晰地扮演著“賦能者”的角色,堅守自己作為“成分品牌”的定位,不僅是面料的彈性,更是生態的彈性、未來的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