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ps;

紡織非遺|一年銷售兩個億!非遺面料在直播間賣爆,它能否成就中國奢侈品?

中國非遺真絲面料種類繁多,從“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梳理來看,按照核心工藝可以分為織錦類,包括宋錦、雲錦、蜀錦、緙絲等;羅類,有代表性的杭羅、吳羅;紗類如香雲紗;緞類如漳緞等。

有些熱門款面料在市場價格翻倍;有些商家的面料從現貨變期貨,提前半年開啟的預售“秒售罄”;有些商家忙不叠地將產能擴充10倍,一年賣出2億余元;有些面料商家通過短視頻、直播、與名人聯動持續擴大品牌聲量;有些商家改變經營策略,從賣給個人消費者轉向賣給服裝公司。

火爆的原因來自多方面:國家層面將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和傳承提升到戰略高度,通過立法、資金補貼、設立傳承人工作室等方式,為行業的存續和發展奠定基礎;各地政府也在積極打造“地域文化名片”,例如蘇州的絲綢、杭州的杭羅、四川的蜀錦等,通過文旅融合建設絲綢博物館、體驗工坊等,帶動了消費和教育,提高公眾認知。

而更直接的原因是漢服、新中式等服裝的流行,消費者在款式的基礎上,開始追求面料的工藝、質感。而非遺面料所承載的千百年的歷史、工匠精神和獨一無二的文化故事,以及受工藝限制無法大批量生產的稀缺性,成為文化自信和審美品位的最佳表達。

央視財經數據顯示,2024年以新中式服裝為代表的國潮服飾市場規模超2200億元,預計2025年將達到2500億元。當新中式的風潮席卷街頭巷尾,其背後承載千年歷史的非遺面料也迎來了前所未有的關注與商機。

從深藏於博物館的技藝珍品,到直播間里被爭搶的“網紅”面料,古老的織錦與羅緞正經歷著一場互聯網賦能的覆興。當流量紅利逐漸褪去,這些非遺面料將如何延續熱度,實現從“破圈”到“常青”的跨越?

非遺面料,很適合在互聯網上講故事
“千年宋錦,一梭一緯藏著姑蘇密碼。”直播間里的宋錦,柔韌挺括,光澤明暗交替,花紋繁多且富有層次,主播一邊展示著不同的面料的紋理花色,一邊解答網友關於面料適合做什麽衣服、需要多少米的提問。宋錦與雲錦、蜀錦並稱為中國“三大名錦”,也是絲綢面料里最為珍貴的一個品類,每米價格數百至上千元。宋錦因興盛於宋代得名,最初產於蘇州、杭州等江南地區,主要為滿足宮廷服飾和書畫裝裱需求。明清時期紋樣更加繁覆。19世紀末到20世紀初,受戰亂和機械化紡織沖擊,傳統宋錦作坊大量關閉,技藝幾近失傳。20世紀50年代,政府扶持蘇州織錦廠恢覆生產,搶救工藝。此後,宋錦並未大批量面向市場,而是作為國禮、裝裱用料在國內小範圍流通。2006年,宋錦織造技藝被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青紅地變龍鳳紋宋錦是上久楷最熱門的面料之一
如今,生產宋錦面料或成衣的代表性品牌有上久楷、錢小萍宋錦坊、李德喜、陸美瑛等幾家。其中,頭部品牌上久楷2024年宋錦面料銷售額高達2億余元,占其母公司“鼎盛絲綢”全盤營收的70%-80%。

過去幾年,上久楷完整經歷了宋錦從文化禮品到消費者衣櫥的轉變,其產能從2023年到2025年已經擴大了10倍,現在工廠共有160-180台生產宋錦的大提花劍桿機,全天運行生產。“上久楷”的母公司鼎盛絲綢前身是蘇州有名的東吳絲織廠,2009年,做絲綢貿易的吳建華出資將其並購,主要生產凱特紗、塔夫綢等真絲面料,銷往海外。

吳建華與宋錦結緣於2012年,他從報紙上看到宋錦國家級傳承人錢小萍呼籲保護宋錦的文章後,決心覆興宋錦工藝,帶領團隊改造出世界上第一台數碼大提花劍桿機,開啟了宋錦現代化生產之路。要知道,傳統的手工紡織,一台織布機需要兩位師傅同時操作,一個人在上面提花,一個人在下面穿織布梭、加緯線,一天只能織5到10公分。吳建華改造後的機器,一位師傅可以兼顧四台,每台機器一天可織20米左右,大大節約人力,提升效率。

上久楷的宋錦商業化的第一個轉折點是在2014年,作為“APEC領導人新中裝”面料亮相。此後,上久楷織造的宋錦面料不僅作為國禮,還供給母公司旗下的成衣工作室使用。盡管如此,宋錦在公司的整體業務中存在感並不高,工廠里生產宋錦的機器也只有16台左右。
“疫情的時候,我們的效益其實還蠻慘淡的。”Krit是上久楷市場部負責人說,“當時國家很支持非遺的發展,所以我們開始在網上介紹宋錦,沒想到有很多人感興趣。”

2023年,上久楷注冊小紅書賬號,制作圖文、短視頻向用戶介紹宋錦。擁有華麗的外觀,加上百年歷史積澱,宋錦迅速吸引了一批網友。很快就有達人、直播間找到上久楷,想進一步了解宋錦,尋求合作。於是上久楷決定徹底向市場開放宋錦的供應和售賣。

緊接著2024年,上久楷開設抖音賬號和店鋪,線上全渠道運營團隊也增加到12個人左右。在零售側小紅書獨占大頭,單一平台銷量占整個零售的50%左右。

目前,上久楷宋錦大部分業務仍集中在B端,為自己的高定服飾店鋪供料,還授權給歡喜綢莊、喜物綢莊等比較大的真絲面料直播間出售宋錦面料,也與“陳什麽陳”“洛哥”等網紅服裝店、“朗姿”“雅瑩”等高端女裝品牌合作,為其供料。此外,上久楷還通過網上店鋪、直播間、社群、線下店鋪等方式,將宋錦出售給散客,零售價格為800-1500元/米。

上久楷的發展壯大,顯示出非遺面料商業化的巨大潛力,尤其是通過短視頻、直播更直觀地展示及講解宋錦的工藝和歷史,激活長尾效應,因此迅速獲得關注和流量,從而轉化成商業訂單。

To C還是To B,面料品牌如何取舍
來自杭州的佳平告訴我,她從2023年底開始買真絲面料,已經做了上百件漢服,“我入坑的時候,料子就有點難買了,但那只是個開始。” 大部分非遺面料品牌既面向C端消費者,也服務B端的成衣廠商。但產能有限的情況下,可能會顧此失彼。

設計和生產紗羅、織金羅、四經絞羅等多種真絲羅面料的“蘇羅絲綢”原本以面向散客的零售模式為主,這兩年逐漸改變了銷售策略和渠道重心,轉向了與成衣商合作的批量訂單模式。

“我很喜歡做蘇羅的旗袍和漢服,從2019年開始每年都要做十幾套。”來自成都的晨晨告訴我。她曾是“蘇羅絲綢”家的忠實粉絲,“之前他們家出的每一款料子我基本上都買過,後來新中式把他們帶火了,店鋪里鏈接全部下架,變成不定時掉落。太難搶到了,我就退坑了。”
晨晨說,2022年左右,蘇羅絲綢的面料價格大致在300-380元/米,偶爾還有9折團購。現在店鋪中面料價格普遍超過420元/米,9折團購也早已被取消。散客買不到,但蘇羅絲綢的料子會出現在小紅書許多成衣的直播間中。

蘇羅絲綢是蘇州吳羅織造技藝非遺傳承人朱立群創立的品牌,其母公司蘇州市錦達絲綢有限公司成立於1996年,多年來產品主要出口日本、韓國,其中“羅”類產品占日本市場60%以上。

羅的起源比宋錦更早,早在商周時期,中國就已經出現了帶有羅織物痕跡的文物,到唐宋時期羅已步入黃金時代。隨後,羅的發展歷程與宋錦極為相似:明清時期趨於成熟,後在戰火中技藝失傳,在建國後又逐步覆興。目前,蘇州的紗羅織造技藝已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羅的特點在於有規則且穩定的絞孔,在布料上呈現為清晰、通透的縫隙,使得織物輕薄透氣、涼爽舒適。然而,羅無法進行大規模的機械化生產,至今仍主要依賴傳統木機手工織造,產量低,價格昂貴,主要面向旗袍和中式禮服高定、博物館文物覆制、書畫裝裱以及收藏家市場。

蘇羅絲綢在淘寶設有店鋪,於2021年和2022年分別入駐抖音和小紅書,以短視頻的形式展示不同花樣的面料、織造過程。其中一款名為“萱花纏枝”的織金羅的織造和成品展示視頻獲點讚超14萬,酒紅色的底布上,織金泛著柔和的光,看起來高貴又奢華,評論區網友紛紛讚嘆“這才是中國古典美”。

酒紅色萱花纏枝
有面料商告訴我,蘇羅絲綢一些比較受歡迎的料子要提前半年預定,周期長,壓錢多,一些小的面料商根本無法承受這樣的周轉壓力。“成衣商都是給現金單,貨量大,利潤也更高。蘇羅絲綢只需要按照訂單生產即可,不會有庫存壓力。”該面料商說。
蘇羅絲綢經營方式的改變,導致散客流失,反映出非遺品牌在規模化發展與原有客戶維系之間的現實取舍。做C端,擴大客戶群體,做B端,穩定經營利潤,如何選擇?
也有部分商家認為,盡管C端經營起來更加覆雜,庫存承壓更高,但仍需要通過C端消費者做大品牌口碑,提升消費者對非遺面料品牌的認知,因此還要持續加大在C端的投入。

熱度褪去,非遺面料該何去何從?
從消費者角度來說,非遺面料實際上是一項門檻不低的消費。爆款面料1米價格通常集中在400-1500元,而做一件上衣通常需要2米左右,加上裁縫工費,一件上衣的花費在4000元左右。如果直接購買用非遺面料做的成品上衣,價格則更高,大約在6000-8000元之間。
“入坑”非遺面料的消費者,不僅有經濟實力,也有對傳統文化的認知和審美,他們不滿足於消費品的實用性和logo價值,更追求其背後的文化故事、工藝價值和獨特審美。尤其是30歲-50歲、對“品質生活”的追求的女性,從喜歡旗袍、漢服或是新中式服裝開始,進而研究面料,喜歡上非遺面料。

佳平是一名技術工程師,未婚未育,喜歡養貓,也喜歡漢服,不滿足於買成衣的她,開始接觸來料定做。她加了一些來料群,也瀏覽了許多科普內容,花大量時間去了解每一種面料的特性,還有面料之間的差異。

佳平的部分漢服來料

晨晨今年30歲,是一名公務員。她平時工作很忙,閒下來就喜歡買旗袍解壓。但旗袍成衣的尺寸很難完全合身,一些便宜的旗袍缺乏質感,於是她開始了解羅織物這種高端面料,選擇自己喜歡的花樣定制旗袍。在蘇羅的面料難以買到之後,她又把目光移向了宋錦和漳緞。

來自長沙的水月從小在劇團長大,對漢服、旗袍這類華麗的傳統服飾情有獨鐘。接觸漢服不久,她就被羅織物的美麗所吸引,花光年終獎買了33塊蘇羅絲綢的料子,做成漢服、旗袍、新中式服裝。比起LV、香奈兒、愛馬仕這些奢侈品,她更願意把錢花在非遺面料和傳統服飾上,因為“這是老祖宗的智慧和審美”。

水月購買的蘇羅面料

盡管行業不同、家庭不同、財力不同,但是對這些消費者來說,穿著非遺面料的新中式服裝,相當於同時佩戴了“文化”、“品味”和“實力”三重標簽,極大地滿足了消費者的身份認同和社交價值需求,這是普通棉、麻、合成面料無法給予的。

盡管這兩年非遺面料市場呈現出前所未有的火爆,但實際上仍相對小眾。例如在宋錦圈里,有口碑、質量有保障的品牌只有上久楷、錢小萍宋錦坊、李德喜、陸美瑛幾家;羅織物中,也只有蘇羅絲綢、吳羅織造、織輝絲綢等幾家被真絲消費者熟知的品牌。

等新中式這波熱度過去,非遺面料廠家該作何打算?面對這個問題,Krit表示:“時尚是一個圈,這一波熱度早晚會過去。其實今年已經稍微有一些回落,但我們要做的是借此機會,進一步擴大品牌的聲量。”

非遺面料的悠久歷史和古典審美固然獨具價值,但如何保留原有特色的同時跟上時尚潮流,甚至像LV、香奈兒、愛馬仕等奢侈品品牌一樣,創造引領全球時尚的潮流,是非遺面料品牌所面臨的更長期的問題。

在這個過程中,消費者和非遺面料品牌正在互相成就。“去年上新一款料子,大家就會蜂擁而上搶空,今年市場趨於平穩後,我們通過社交媒體注意到,粉絲也更注重花型美觀程度,包括什麽樣的面料更適合做什麽衣服,才更能融入到日常穿搭上。關注到這些變化後,我們也積極做了一些調整。”Krit說。

正是因為有熱愛非遺面料的消費者,對布料、對傳統文化了解和學習逐漸深入,審美也在持續提升,倒逼非遺面料商家要不斷創新,作出新的叠代與改變。

上久楷與意大利米蘭工作室合作,米蘭的工作室每年都會將國際上最新、最流行的花型提供給上久楷參考。此外,在宋錦棉料本身上,上久楷也做了一些改良。意大利有一種傳統的織布工藝叫做“蘭帕斯”,這種工藝做出的布料花型立體感強,但很軟,容易勾絲。吳建華將其與宋錦結合在一起,得到了宋錦硬挺的質感,同時讓宋錦上的花紋不再啞光,而是更有立體感,在不同燈光角度下,折射出不同程度的光澤。

錢小萍宋錦坊的團隊為迎合當代消費者的審美,對傳統紋樣做了創新調整。例如“虎鎮五毒”這款面料,黃色的底布上以老虎為中心,周圍點綴著蠍子、蛇、蜈蚣、蟾蜍和壁虎。虎鎮五毒的原圖布局密集,與現代人喜歡的輕松錯落的風格有所出入,意識到這一點的設計師重新調整五毒的位置,並加入了織金元素,經過改良,這款面料非常火爆,成為了錢小萍宋錦坊的明星產品。

隨著國內市場趨於穩定,以上久楷為代表的部分品牌開始考慮參加海外展會,將非遺面料送出國門,他們原本的外貿渠道、客群已經為此提供了良好的基礎;錢小萍宋錦坊則攜手服裝設計師CHICCO MAO,結合時尚元素,讓宋錦登上米蘭時裝周的舞台。

信息來源:億幫動力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