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0日,優衣庫在河南許昌的「胖東來天使城」開出新店,這是其在當地唯一門店,同時也象徵其於內地市場的策略調整——從鋪點數量轉向精耕式在地經營。
📌 關鍵洞察速覽:
| 重點變化 | 具體策略與實例 | 
|---|---|
| 開店策略調整 | 強化城市旗艦店,如武漢楚河漢街、成都萬象城,打造屬地化生活場景與品牌體驗 | 
| 商品與文化融合 | 引入如哆啦A夢 × 盧浮宮等跨文化創意UT系列,推動「基本款 × 故事感」疊加 | 
| 本地化營運 | 優化商品組合、一店一策,提升各地區差異化供應與陳列;例如廣州市集、成都慢生活風格展示 | 
| 質價比傳播升級 | 強調如天然亞麻、AIRism 等科技與可持續布料背後的「製造故事」與品質價值 | 
| 全渠道融合 | 門店自提、直播導購、微信小程序下單;培訓員工擔任「店播主」形成新接待模式 | 
🧠 編輯點評:
當消費從「看品牌」轉向「看價值」,優衣庫也從「基本款勝出」邁向「價值型進化」。此次進駐胖東來,代表其透過與高信任度本地零售體驗場景綁定,強化品牌黏性與屬地文化共鳴。
背後邏輯與田中信彥教授所言一致——優衣庫不是追求橫向拓張,而是持續在「縱向」積累品牌深度與用戶黏性。
「企業不是因缺乏而毀滅,而是因過剩而迷失方向。」
——柳井正
📊 數據補充:
- 中國市場為優衣庫最大海外市場:逾900間門店,覆蓋209個城市
 - 新開成都萬象城店開幕當天吸引逾3萬人次
 - 日本免稅品4月銷售同比下滑26.7%,反映中高端理性消費趨勢
 
🔍 產業觀察:
在香港及大灣區,優衣庫模式值得本地服裝品牌反思:如何從商品功能出發、結合在地文化、再透過新零售工具構建長效消費關係。這種「基本款+質價比+文化符號」的低調策略,也許才是品牌穿越經濟周期的解法。
🔗 原文請看:優衣库首进胖东来,日系服装巨头调整策略?(來源:聯商專欄 / 潘玉明 薇薇 / 2025-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