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統計處公布,本港2025年5月零售業總銷貨價值為313.19億元,按年上升2.4%,遠勝市場預期的1.8%跌幅,終止自去年4月以來連續14個月的下滑走勢,亦創下今年1月以來新高。不過,金額僅相當於2019年同期水平的78%,顯示整體零售業仍在復甦階段。
分項數據顯示,耐用品類別跌幅明顯收窄至0.1%,其中汽車及零件由去年的大幅下跌轉為錄得2.7%的增長,為近一年以來首次回升。超市、服裝鞋履及百貨公司均錄得增幅,百貨公司升幅擴大至6.3%。但珠寶首飾、鐘錶及名貴禮品則連續第16個月錄得跌幅,並擴大至3.2%,反映高端消費市場依然承壓。
政府發言人指出,5月零售表現有所改善,經季節調整後,總銷貨價值按月上升7%。他強調,隨着旅遊業逐步復甦、本地就業和收入改善,零售市道有望獲得進一步支持。
香港零售管理協會表示,5月零售回升主要受惠於去年基數較低。協會主席謝邱安儀指出,6月為傳統淡季,加上考試季節減少人流,預計6月整體銷售將持平或錄得微升;展望7月,預期將呈現結構性分化:化妝品、超市等品類或錄得單位數升幅,惟百貨、電器及家具等類別或持續受壓。
市場分析則指出,5月降雨日數減少及大型演唱會活動帶動旅客訪港,有助短期內刺激消費。不過,奢侈品銷售持續疲弱,反映消費結構可能出現轉變;加上中美貿易戰升溫、全球經濟前景不明朗,中長期仍需審慎觀察零售業復甦步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