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紡織報訊)香港非營利時裝推廣機構Fashion Farm Foundation(FFF)策劃的「粵港澳大灣區巡迴時尚展覽2025」於廣州揭幕,集結40個設計品牌、6所院校共108件作品,以「包羅萬有·紅」為主題,呈現大灣區多元文化碰撞下的創新設計生態。

三大板塊解構主題深意
FFF延續去年「包羅萬有」策展理念,今年透過諧音雙關深化概念:
- 「包」:聚焦手袋、配飾等穿戴載體,如BLANK CONCEPT運用3D打印技術打造未來感紋理飾品;
- 「羅」:囊括服裝形態創新,香港設計師李冠然品牌FAVEBYKENNYLI以攝影與平面設計跨界重構環保時裝;
- 「紅」:突顯新銳力量,院校作品佔比達30%,包括以九龍城寨建築結構為靈感的解構主義服裝。
科技與工藝的雙軌實踐
展覽凸顯大灣區設計師對技術與傳統的雙重探索:
- 綠色科技:FAVEBYKENNYLI採用再生纖維與零廢棄剪裁,系列碳足跡較常規生產降低62%;
- 數字製造:BLANK CONCEPT透過參數化設計生成3D打印飾品,單件製作週期縮短至8小時;
- 非遺活化:霆禧服飾重現蘇繡28種傳統針法,結合手工盤扣技藝推出高定旗袍系列。
院校力量注入實驗精神
6所大灣區設計院校作品展現突破性思維:
- 廣州美術學院團隊以海洋微塑料污染為題,採用回收漁網編織裝置性服飾;
- 香港理工大學學生重現《山海經》神獸紋樣,透過數碼印花與激光切割技術賦予神話當代形態;
- 澳門理工學院作品融入葡式瓷磚藝術,開發可拆卸模塊化服裝系統。
是次展覽獲香港特區政府文創產業發展處支持,將於深圳、珠海等大灣區城市巡展。FFF總幹事表示,機構持續搭建產學對接平台,2025年將推出設計師海外駐留計劃,進一步推動本地創意力量國際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