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紡織及成衣研發中心向來重視可持續發展,為推動紡織及時裝業應對氣候變化而創立的「開研」(Open Lab)就是由研發中心與H&M基金會合作的項目,透過開展適時的研究,連結合作伙伴,擴大研發規模,發揮研發巨大的影響力,推動紡織時裝業應對氣候變化。
「開研」 是一個位於將軍澳創新園,佔地 2萬平方尺的實體研發空間,亦是一個涵蓋超過80個可持續發展項目的技術數據庫。
香港紡織及成衣研發中心總監(業務拓展)陳念群女士指出: 「『開研』填補了實驗室與行業之間的距離,將實驗室的研究轉化為工業規模的應用。要達到這個目標,我們採用三管齊下的方法,包括展示具規模的技術方案,提供合作平台,並切實解決問題,善用資源。」
實體的「開研」由「創研坊」和「時尚未來研究所」兩大部分組成。「創研坊」是端對端的升級回收生產線,為業界提供工業規模的技術示範和試驗,當中由人工智能驅動的智能服裝回收分類系統負責舊衣回收,再透過Green Machine 2.0將廢舊織物的聚酯和棉混紡分離,分離出的聚酯纖維可以重新紡成新的紗線產品。每日回收量達1 噸。
「時尚未來研究所」採用模組化設計,專注開發早期技術方案,首個項目「耕織計畫」是水耕棉花種植至紡紗製衣的生產線,整個流程不受地域限制,縮短供應鏈距離,減少碳足跡。模組化設計高度靈活,具可擴展及快速部署的優勢,協助開發可迅速調整且具彈性的技術方案,有效回應日新月異的市場需要。
「開研」透過開發可持續物料、改進製造流程,促進紡織時裝業的循環經濟實踐。我們不單與製造商、品牌、服務供應商等紡織製衣業持份者合作,亦與採用各項紡織品及軟性材料的機構及環保組織攜手,進行物料循環回收的項目。
「開研」在正式開幕短短一季,已接待過不少紡織企業、立法會、教育局及大學代表等本港不同界別,新加坡廢物管理與回收協會亦曾到訪。不久之前,「開研」榮獲2024年國際紡織聯盟獎 (ITMF Awards) (國際合作類別),是其獲得的首個國際獎項,正好顯示其透過研發和合作促進紡織製衣業可持續發展的努力。歡迎有興趣參觀「開研」或與「開研」合作的企業聯絡我們。(查詢 : openlab@hkrita.com )

資料來源:香港紡織及成衣研發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