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ps;

139期-談品牌- 從Baccarat 談起

在紐約,有機會探訪Baccarat這裏的公司。這法國水晶品牌,已經有250多年歷史。Baccarat 除了主要做水晶生意外,還有餐廳,酒店,博物館等。在2017 年,Baccarat 有點突然地被一間有點低調的中國投資公司Fortune Fountain Capital 收購,據說這收購的背後主要人物為一位叫Coco Chu 的年輕中國女富豪。而這位Coco Chu 本來是Baccarat 的收藏家,因太喜歡,就索性就把這公司買了。

今次探訪也很有啟發,不知道大家家裡有沒有水晶的餐具,最常有的應是酒杯或水杯。很奇怪,很多時候我們都不大捨得使用它們,總把它們小心謹慎的放在盒裏,或是在櫃裏成為家裏其中一件裝飾品。但回想我們穿的球鞋或皮鞋,每天踏在地上。我們用的袋,價錢很多時也不便宜,但我們也會隨意攞放。雖然說這些水晶杯名貴,但也是很多人可以負擔得到。如果Baccarat 可以把水晶杯由裝飾品變日用品,或者更理想地變成家裡的必需品,市場就會大大增大。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這種感覺,對水晶的印象,真的很模糊,總不太了解怎様去欣賞。其實像Baccarat 這種奢侈品牌,很多時候是要做工夫去教育顧客。當顧客知道懂得去欣賞這個品牌,品牌內容(Content)就會加強,要顧客去多付出也總要有些理由吧。而最近又再多人談論的Brand community(品牌社區)也會更容易建立,像Baccarat,是絕對有不同的談論或研究話題把不同顧客群組連在一起。

從這次探訪中聽說,雖然有新的中國投資者,但品牌到現在也沒有太大的策略上改動。但中國市場上,這類奢侈品絕對有市場空間,以前也在這裏提過,禮品市場在國內是一個超大的市場,水晶是一個很得體、有面子的禮物。再者,中國大陸的酒市場也是很龐大,LVMH 也垂涎這市場,但酒的邊際商品,如酒杯酒具的市場似乎還是比較簡單,Baccarat 絕對有優勢去開發這市場。

Baccarat 往後的發展,尤其在這中國投資者下的影響,應該很值得大家去留意。

香港理工大學紡織及製衣學系講師
廖泳新博士
tcliuws@polyu.edu.hk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