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紡織品揚名國際 從機能到智慧 專注研發創新

圖片說明:台灣紡織企業於2017年台北紡織展(TITAS)展出智慧衣技術方案。
經過巴西里約奧運至今年俄羅斯世界盃等國際賽事,台灣紡織業受到全球各大媒體關注,諸如:adidas、NIKE、Under Armour均列名台灣為首選供應商,為我紡織業帶動後續運動時尚、戶外機能,甚至提升人類生活品質與監測生命健康之智慧紡衣領域。在這趨勢下,台灣紡織業者不僅為生活帶來各式的便利,同時也受全球消費族群所惠,營收全面大躍進。
隨著行動裝置及物聯網的崛起,智慧型紡織品應運而生,台灣紡織業者以其前瞻眼光發展智慧型紡織品暨智慧紡衣(Smart Textile & Clothing)、智慧製程應用(Smart Process Application)、智慧解決方案(Smart Total Solution)等,領銜走入脈動潮流中。以下將針對機能與智慧,介紹目前台灣紡織業的研發創新成果:
某大廠家的精進智慧衣技術方案DynaFeed®,結合生理感測技術與導電奈米碳管薄膜,讓智慧衣可做到精確量測心跳與動態。南緯創新思維,以金屬纖維開發智慧衣品牌AiQ®,運用在戶外活動、運動訓練、居家遠距照護等領域,專研提升產品的穿戴穩定度。
另一大廠家的仿生性纖維UMORFIL®產品,是使用廢棄魚鱗製成,以超分子技術將海洋膠原蛋白胜肽胺基酸和紡織纖維結合,製造了仿如第二層肌膚般的美膚纖維,具備保濕舒適、生物可分解性等特性,榮獲法國巴黎國際發明展銀牌獎及英國TWIST雜誌等報導。
豪紳纖維e化之穿戴感應紡織品,包含:紡織電線、紡織連結帶、紡織感應片等,結合Connector + Conductor概念,建置發光、加熱模組,以便快速結合於智慧衣,確保功能傳輸之穩定。
興采推出新式軟殼工程技術之STORMFLEECETM單層平織刷毛布料,運用特殊結構使布料達到不只刷毛,亦集防風、防水/通過雨淋測試及保暖等高端性能於一身,並達到節省碳足跡及減少使用化學品等環保要素,將永續環保精神發揮極致。
誠佳打造低熱傳導衣物保暖材質—Smawarm®,利用回收PET瓶與丟棄的牡蠣殼製成。Smawarm®為多層複合結構,外層是高韌性中空纖維,讓保暖能力大幅提升,亦具備低度熱傳導性,增進熱能蓄積;此外,還有抗靜電、抗菌、快乾,防臭等優點,同時也是完全抗蟎的高效能保溫重量比材質。此多功能的材質,獲得2018國際紅點及IF國際設計大獎的殊榮。
上述智慧型紡織品及智慧衣市場預估到2024年將有超過40億美元的市場商機,特別是在戶外運動、健身、健康照護、工業及休閒娛樂等用途的智慧衣市場,並自2017起至2024年間,將會有一波反映強勁產品需求的市場行情湧現。
資料來源:台灣紡拓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