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ps;

147期-把握一帶一路機遇 加強與東盟經貿合作

香港多年來與東盟的關係良好,一直是經貿合作伙伴,適逢中央政府近年提倡「一帶一路」發展策略及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繼續支持香港提升競爭優勢,在可見的將來,香港與東盟的合作關係只會有增無減,經貿往來愈趨頻繁。

香港與東盟在2017年已簽署《自由貿易協定》及《投資協定》,促進經貿發展,為業界帶來不少新商機。根據工貿署的資料顯示,去年香港是東盟第七大商品貿易夥伴,貿易總額達10,339億港元,相當於本港全球商品貿易額的12.6%,在2016至2020年間錄得平均每年5.5%的增長。

另一方面,東盟亦是香港的第二大貿易夥伴及商品供應地,僅次於中國內地,去年東盟輸入香港的商品總值達7,510億港元,佔全部進口商品的17.6%。而香港輸往東盟的產品,總值亦達63億港元,佔香港產品出口總值的13.2%。而且,香港亦是中國內地和東盟商品貿易的重要轉口港,去年轉口貿易金額達5,051億港元。

預期未來亞洲區市場龐大,區內消費力及生產力會持續提升,貿易額度將會進一步擴大,香港作為中國對外貿易的一個重要窗口,加上配合大灣區的發展,以及中國與東盟之間的貿易,香港經濟發展必定會從中受惠。

中國在去年十一月已經和東盟十國、澳洲、日本、韓國和新西蘭共15個經濟體簽署了《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是目前全球規模最大的自由貿易協定,香港特區政府必須盡快加入RCEP,由於香港是亞洲區域的國際仲裁中心、金融中心與貿易中心,並有助建構區域供應鏈,香港可以在RECP中起到積極作用。

在國家「十四五」規劃、國內國外雙循環、粵港澳大灣區發展和「一帶一路」建設,以至RCEP種種機遇下,香港特區政府和業界也要好好把握,主動尋找商機,與不同的海外國家合作,發揮聯繫人的角色,作為區內的金融、經貿、物流的中心及樞紐,尤其是充當外資和內地企業拓展東盟市場的支援平台,提升企業參與東盟「一帶一路」相關項目的興趣,包括基建融資、合作設廠和拓展市場等。本人相信香港與東盟將會繼續是緊密的貿易夥伴,在區內貿易及貨物中轉舉足輕重。

立法會紡織及製衣界議員鍾國斌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