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ps;

146期-談品牌—從北韓談起

朋友剛傳來一段報導,北韓禁止人民穿著緊身牛仔褲,原來當前北韓已經禁止有品牌的T Shirt,和有破洞的牛仔褲。今次這篇北韓的報導,令我想討論的是在一個封閉的環境下,服裝會否都是千篇一律的?

學校也可算是對服裝要求有一個比較嚴格的環境吧!但大家會否記得學生時代,很多人都喜歡把校服修改。譬如說,最常見的是將裙的長短、褲的寬窄修改、穿著一些不一樣的襪子、校規不容許染髮、就會染黑色… 很多人都會很籠統的說,是年輕人反叛,要與眾不同,要標奇立立異。但原來,想與其他人不一樣,是人的一個天性,不同年紀、不同文化都一樣,只有程度的不同而已,而服裝正正就可以幫助我們做到這點,因服裝是很視覺的,亦都是比較容易、比較直接與其他人與眾不同。

我想大家都會同意,我們心底裏都很想有些與別不同。在我的課堂上,我給學生一個簡單的思考:想像有一天有位A同學穿上了一套新衣服,精心打扮,正心情極好的在班上與其他同學聊天;突然,有另一位B同學進班房,衣服打扮是一模一樣。如你是這位A同學,你當時的反應會是怎樣?大部人的答案會是「很尷尬」,有些甚至說或會找一個藉口離開。但有少部分學生的答案會想得仔細一點,他們説:會看看這位B同學是誰,如這位B同學是一位很有品味的,他們就不會在乎,甚至覺得有「與有榮焉」之感。但反之,就會很自在。在這小小的測試中,就可以看得出。時裝是在與眾不同(Distinction)和與人一致(Conformity)之間的一個平衡,問題在於與甚麼人、甚麼群組不同,而又與甚麼人,甚麼群組一致。

回到文章開首的問題,我對北韓的服裝認識不深;但有興趣知道的是,在一個對服裝規範這樣嚴的社會下,他的時裝系統是怎麼樣。可能有人會說,這樣制度下是沒有時裝。我還是學生的時候,很流行的說法,香港是一個文化沙漠;後來,我遇到一位老師,她跟我說,有人的地方,就有不同文化衍生,香港自然有其獨特的文化。對服裝,我的角度,它是個文化產物。從這去推論,北韓自然也有其時裝。

香港理工大學紡織及製衣學系講師

廖泳新博士

tcliuws@polyu.edu.hk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