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ps;

144期-防疫物資拉動 港出口仍斷崖下跌

今年以來,面對新冠疫情對外貿發展造成的嚴峻挑戰,全球紡織服裝(紡服)常規消費需求斷崖式下跌,防疫物資需求激增,對香港紡服出口結構和走向產生較大影響。面對全球經濟衰退帶來的不確定性以及外部環境的日益復雜,國際紡織服裝消費和流通正發生著顛覆性的改變。

據港府統計處資料,今年1至10月香港紡織品、服裝出口883.51億港元,較去年同期大減28.8%;其中服裝出口529.12億港元,較去年同期大減接近300億,減幅35%;紡織品354.39億港元,跌17.2%。許多本地服裝廠轉產口罩和醫用防護服,而且歐美客戶因倉儲低而趕急下訂單,令輸往美歐的紡織品的統計數字大幅上升;但無法掩蓋因為經濟不景而造成的紡服出口數字大跌。其中輸往美國的服裝同比大跌48.8%;輸往內地的整體出口亦跌21.9%,而本來在上升勢頭的東盟出口亦打斷連續三年上升趨勢。市場上仍充斥太多不明朗因素,疫情影響歐美經濟,不少零售大企縮減規模,中小企結業,令歐美買家減少買貨。

香港紡衣出口結構早已由本地產品出口為主轉為經港轉口為主,目前兩者比例接近1:99。隨着本地紡衣生產式微,出口已成微不足道,近年亦以每年雙位數字跌幅下降。

作者:香港紡織商會 余青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