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最新發布的《世界經濟展望報告》指出,經濟低谷似乎將持續更長時間,全球經濟仍需時間復甦。各國經濟回復速度各有快慢,主要是由各國疫苗獲取能力不同造成的。但IMF表示,儘管疫情再次爆發,全球經濟仍持續復蘇。
IMF預計全球經濟將在2021年增長5.9%,較7月預測下調0.1個百分點。2022年預期則維持增長4.9%。IMF下調發達經濟體今年增長預期0.3個百分點至5.2%,原因是發達經濟體預測增速放緩,美國2021年經濟增長較7月預測數字大幅下調1百分點,至6.0%;明年則上調0.3個百分點,預估為5.2%。歐元區2021年經濟增長率修正為5.0%,較7月時上修0.4個百分點。2022年則維持不變,仍是4.3%。日本2021年經濟增長率下修至2.4%,2022年則可望達到3.2%。
低收入發展中國家則面臨由疫情惡化,由於疫苗取得速度較慢且政策支持普遍較少,新興市場與開發中經濟體預計將出現損失。變種病毒可能出現並正在迅速傳播,這給疫情的持續時間帶來了更多不確定性。當局進行政策選擇的難度加大,且迴旋空間有限。報告下調了對中國今明兩年的經濟增長預測,理由是公共投資減少和供應鏈中斷。報告稱今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 (GDP) 預計僅增長8%;2022年為5.6%,分別比上一次預估減少0.1個百分點。
作者:香港紡織商會 謝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