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ps;

153期-疫情紅利徹底結束 香港紡服出口需加把勁

去年首十個月,香港紡織服裝(下稱「紡服」)出口數字一度谷底反彈,同比上升1%。但今年此情不再,紡服出口再次大幅下滑。據港府統計處資料,2022年首十個月,紡服出口金額為671.28億(港元,下同),較去年同期減少24.8%。儘管全球經濟重啟,而且去年基數較低,可是紡織品出口依然低迷。其中服裝出口錄得449.58億,下跌17.7%;紡織品222.2億,大跌35.9%。

香港靠近口罩等個人防護裝備的主要生產基地,並與世界各地緊密聯繫,因此於疫情期間在分銷方面得以發揮至關重要的作用。與抗疫有關的紡織品出口,包括口罩和相關材料,於2020年佔本港紡織品出口17%。不過近期來自這些發達市場的需求大減,因此美國與歐盟(及英國)紡織出口分別大跌36.2%和11.6%。

另一方面,在家工作料會成為新常態,人們對正裝的需求相信會減弱,美歐服裝出口分別大跌34.6%及24.3%。亞洲依然是香港紡服出口的主要市場。香港對亞洲服裝市場的整體出口有所增長,但仍低於疫情前水平,其中中國內地下跌3.7%、只有東盟唯一增長8.1%。

展望未來,香港紡服出口整體趨勢仍不樂觀,香港紡服經濟活動仍低於衰退前的水準。生產設施持續從中國內地遷移到南亞和東南亞,難免導致香港服裝出口下降。而且疫情及社交距離對紡服業打擊相當大,全球服裝消費前景仍不明朗。香港紡衣出口結構早已由本地產品出口為主轉為經港轉口為主,目前兩者比例接近1:99。隨着本地紡衣生產式微,出口已成微不足道,近年亦以每年雙位數字跌幅下降。

作者:香港紡織商會 余青

Caption

1. 無

2. 數據顯示香港紡服出口近十年拾級而下,疫情令跌勢再加劇。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