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ps;

133期-內地棉續去庫存 棉花價格波動

據美國農業部(USDA)公佈的2月供需報告顯示,2017/18年世界棉花產銷預計,中國仍然呈現相當明顯的去庫存狀態。期末庫存比上年度下跌164.4萬噸,下跌幅度達15.6%。但全球合計的期末庫存數目則輕微上升19.6萬噸。

       至於全球產、消、貿易、期末庫存均有增加,尤以產量和消耗量增幅較大。產量調升至2642.6萬噸,較上年度增13.9%;剛好略微超過了消耗量,上升125.2萬噸(2623.6萬噸)。產量增幅較大的是中國和美國,分別增加20.9%、23.9%;消耗量則是中國、孟加拉和土耳其一枝獨秀,分別增長6.7%、7.5%和7.7%。

       進、出口貿易量均約為832萬噸,繼續是2014/15年度後最多,其中越南進口增逾兩成。期末庫存略增至1928.1萬噸,增幅比去年終的預計低;除中國大減外,其他主要產棉國都有可觀增長,其中美國增超過一倍。

棉花價格內地棉升 國際棉跌

    從全球供需平衡表來看,棉花基本面偏強。2017/2018年度除中國棉花增產明顯外,美棉也呈現出產量和庫存雙增的局面。在供應壓力下,1月美棉衝高回落,結束去年10月開始的強勁反彈之旅,Cotlook遠東A指數目前暫時在90美分/磅左右徘徊。美棉銷售報告顯示,取消前期的訂單量有所增加,倉單也終於出現增加趨勢,需求和庫存均導致美棉承壓。

    從國內方面來看,我國棉花拋儲漸近尾聲,補庫預期則是另一條支撐棉花基本面的主線。 2017年棉花拋儲結束後,國儲棉花庫存約剩餘500萬噸。市場預期2018年拋儲結束後,我國產量加配額內進口量與需求間約有200萬噸的缺口,在國內增產潛力有限的情況下,產需缺口需要國內以外的市場來補充。

    國棉328指數自去年11月升至16000/噸後,近日又徘徊至15600-15700價位,市場人士對後市抱有期待,奈何市場變幻莫測,令人難以捉摸。春節剛過去,國內棉花、紡織企業多已停工、放假,棉花現貨市場購銷清淡。受月前紡企的補庫影響,目前棉企多取得階段性去庫存的勝利,紡企對於節後的開工生產也做好了棉花原料的補充工作。雖然近期期貨「跌跌」不休,但現貨市場尚未受到太大波及。市場瞬息萬變,節後棉花市場行情能否合理引導市場預期?棉花市場能否平穩有序運行?有關人士建議棉紡企業應未雨綢繆,棉花價格走勢值得持續關注。

  目前美棉需關注下方60日均線支撐,由於下跌後點價盤開始出現,美棉有望在該關鍵支撐位穩住。同時,隨著時間推移,國內現貨壓力將逐漸消化,補庫預期有望成為主流,基本面偏強格局已經形成,下方空間不大。在交易執行上,建議業界分別按振盪和趨勢做兩手準備,參照美棉及國棉走勢,在關鍵位置做好加減倉調整。

作者:香港紡織商會 梅 荊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