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4-25日,2025國際紡織制造商聯合會(ITMF)(以下簡稱國際紡聯)年會暨國際服裝聯盟時尚大會(IAF)在印度尼西亞日惹舉辦。會議現場不僅聚焦產業可持續發展路徑研討,更迎來兩大重要獎項的高光時刻——“國際紡聯可持續和創新獎”“國際紡聯國際合作獎”的頒獎儀式,組委會為獲獎單位頒發榮譽證書,獲獎單位代表同時在現場展示了其在可持續實踐、技術創新與跨界協作領域的卓越成果,引發全場高度關注。此外,“國際紡聯初創企業獎”得主也向全球行業領袖與專家分享了他們的前沿創意。

連雲港杜鐘新奧神氨綸有限公司憑借“高性能生物基氨綸的工業化生產”項目,以技術突破推動氨綸產業向綠色低碳轉型,榮膺“2025國際紡聯可持續和創新獎”;唐山三友集團興達化纖有限公司則以“下一代紡織材料,締造跨界合作新紀元”的實踐成果,通過材料創新與全球協同構建產業新生態,摘得“2025國際紡聯國際合作獎”,兩項榮譽充分彰顯了中國大陸紡織企業在全球可持續發展與國際合作中的標桿實力。

國際紡聯可持續和創新獎國際紡聯可持續和創新獎,旨在表彰紡織行業在創新、設計、研發及生產方面,恪守嚴格可持續性標準、踐行環保理念所取得的成就。
2025國際紡聯可持續發展和創新獎獲獎名單(按公司英文名稱首字母排序)
- Archroma(新加坡)Planet Conscious for a Sustainable Future(守護星球,共創可持續未來)
- 連雲港杜鐘新奧神氨綸有限公司(中國大陸)Industrial-scale Production of High-Performance Bio-based Spandex(高性能生物基氨綸的工業化生產)
- Smartex.ai(葡萄牙)AI for Textile & Fashion Industry(紡織與時尚產業人工智能解決方案)
- Von Holzhausen(美國)100% plant-based, high-performance alternative to plastic(100%植物基高性能塑料)
中國大陸獲獎項目簡介
連雲港杜鐘新奧神氨綸有限公司聯合南京工業大學、南京先進生物材料與過程裝備研究院有限公司及江蘇蘇美達輕紡科技產業有限公司,圍繞“雙碳”目標開發了高性能生物基氨綸並實現了工業化量產。


該創新項目利用非糧生物質(蓖麻油、玉米稭稈),開發出生物基聚酯二元醇,並以此為原料,通過分子結構設計與幹法紡絲工藝,開發出綜合性能優異的生物基氨綸纖維。產品生物碳含量最高達75%,全生命周期碳排放減少50%,45天降解率達15%。目前已建成國內首條生物基氨綸量產線,產品成功應用於多個知名品牌的環保服飾系列。該項目顯著降低了對石油資源的依賴,不僅帶來了顯著的環境效益,還實現了良好的經濟價值,為氨綸行業可持續發展乃至整個紡織產業鏈的綠色低碳轉型提供了切實可行的創新範例。
國際紡聯國際合作獎
國際紡聯國際合作獎旨在以聯合國《2030 年可持續發展議程》中的17項可持續發展目標為指引,表彰紡織行業國際合作領域取得的進展。該獎項強調跨國界、跨領域的協同合作如何創造雙贏的局面。
2025國際紡聯國際合作獎獲獎名單(按公司英文名稱首字母排序)
- Bursa Uludag University(土耳其)Unlocking Circular Fashion Design Excellence(ReMODE)(解鎖循環時尚設計卓越之道——ReMODE)
- 遠東新世紀股份有限公司(中國台灣)Biological Recycling of PET/Polyester(PET/聚酯生物回收利用)
- 曉星天禧(韓國)From Waste to Worth – The T2T Collaboration Story(變廢為寶——T2T協作故事)
- 唐山三友集團興達化纖有限公司(中國大陸)Next-Generation Textile Materials: Pioneering a New Era of Cross-Industry Collaboration(下一代紡織材料,締造跨界合作新紀元)
中國大陸獲獎項目簡介
本項目以國際合作為基礎,構建了以產業鏈協同為核心、技術創新為驅動、商業落地為導向的新型循環再生產業模式。


依托與全球領先100%再生漿(CIRCULOSE®)供應商Circulose的戰略合作,聯合全球產業鏈夥伴、國際非政府組織及區塊鏈溯源平台,共同構建跨國協同創新體系,成功將CIRCULOSE®商業化量產,推出由廢棄紡織品制成的“Tangcell® ReVisco”產品,並建立覆蓋原料至終端的全流程可追溯體系。目前,項目已實現年產4萬噸,成功應用於40多家知名品牌的550余款產品,建立130+家上下遊合作夥伴生態,覆蓋全球40+國家與地區,成為纖維素纖維行業永續循環的重要範例。未來,三友公司將繼續深化全球合作,為全球紡織行業持續提供創新型循環經濟解決方案。
信息來源:中國紡織科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