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ps;

零售回暖帶動電商加速滲透 雙11前夕港澳市場競爭白熱化

香港零售業持續回暖,為電商平台在港澳市場的深入拓展提供了有利經濟環境。政府統計顯示,2025年8月本地零售業總銷貨額達303億港元,按年上升3.8%,已連續四個月增長。隨着「雙11」購物節將至,京東、淘寶、天貓及拼多多等主要電商巨頭紛紛推出包郵、補貼和冷鏈配送等多元化服務,力圖吸引港澳消費者,並進一步改寫本地零售生態。

京東港澳10月21日啟動「11.11大促」,推出「99元全港包郵上門」標誌性優惠,並將其「18區補貼」計劃擴展至九龍城、觀塘及將軍澳三區。官方數據顯示,今年3至10月,京東港澳用戶規模增長120%,商品交易總額(GMV)增幅達200%,訂單量增長150%。其業務負責人指出,港澳市場對穩定及準時的物流需求旺盛,「一站式上門」及冷鏈快遞服務可望成為平台核心競爭力。

與此同時,阿里巴巴旗下淘寶及天貓的「2025年雙11全球狂歡季」於10月20日晚間8時正式啟動,並標誌着AI技術在大消費平台上的首次全面落地。官方公布,開賣首小時內已有80個品牌成交額突破億元人民幣,刷新去年首日整體水平。淘寶自8月推出「一件包郵送上門」服務後,拼多多也迅速跟進免到店自提的免費送貨方案。

經濟學者認為,隨着本地零售回暖,電商平台不斷加碼補貼與物流創新,既可拉動短期消費增長,也有助於加速香港零售業的數位化轉型。展望未來,隨着跨境電商、智慧物流及AI技術的融合,港澳市場的電商競爭仍將持續升溫,並可能進一步推動整體零售增長與業態升級。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