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14日上午,以“國風中原 衣脈相承"為主題的2025中國國風時尚大會在河南中牟召開,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副會長、中國服裝協會會長陳大鵬在大會上發表開幕致辭,全文如下以饗讀者。
大家好!非常高興與大家相聚在中原腹地、黃河之濱的中牟,共同參加2025中國國風時尚大會。首先,我謹代表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中國服裝協會,向大會的召開表示熱烈祝賀!向中牟新區各級領導的大力支持表示衷心感謝!向遠道而來的專家學者、品牌代表以及媒體朋友們,表示誠摯歡迎!

“國風中原,衣脈相承”。這八個字,凝練而厚重,既是對文化淵源的追溯,也是對產業未來的期許。中原,是華夏文明的搖籃,也是中國紡織服飾文化的發源地。千百年來,桑麻繁茂、織繡經緯,這片土地始終承載著“衣被天下”的匠心與夢想。今日的中牟,承古啟新,植根於河南“四千億級”紡織服裝產業生態,依托鄭州女褲、周口醫護服、新鄉綠纖、安陽童裝等集群優勢,深度融合文旅產業勢能,依托藝秀小鎮匯聚創新資源,正在成為文脈相承、商業相生、生態相融、機制相合的國風創業熱土。在此探討國風時尚的傳承與創新,恰逢其時,意義非凡。
當前,我們身處一個變革洶湧的時代。科技加速叠代、文化自覺提升、消費結構躍遷,紡織服裝行業也正經歷深刻轉型。“新中式”、“新國潮”,不應流於表面的符號拼貼,也不應成為稍縱即逝的商業風口。它本質上是一場深度的文化回歸與創新實踐,是中國品牌對自身血脈的再追尋、對當代生活方式的再定義、對未來時尚話語權的再構建。其核心,是實現傳統文化精神與現代產業體系、數字技術應用、商業生態建設的深度融合。我們倡導的,是一種有根脈、有溫度、可生長的“中國美學現代性”,其核心動力在於“創新”:

第一,在於文化深度的創新。文化,始終是差異化競爭和長期價值的內核與源泉。要超越紋樣與形制的簡單移植,深入中國傳統哲學與美學體系,將其轉化為設計語言、品牌敘事和產品邏輯。未來,期待藝秀小鎮依托中原時尚美學研究院,進一步深度解碼黃河文明、宋韻風華、汴繡、鈞瓷、武術等中原文化基因庫,將其轉化為當代生活語境下的時尚語言,成為國風美學的創新源頭與標準制定者。
第二,在於科技融合的創新。人工智能、大數據、新材料等技術正在重構從創作到生產的全鏈路。應主動擁抱數字化,面對新消費的動態變遷,讓古老技藝煥發全新的生命力。未來,期待藝秀小鎮依托AI設計、柔性供應鏈、3D虛擬技術、智慧物流零售等前沿科技,打造國潮產業效率標桿,賦能河南紡織服裝產業從“制造”向“智造”躍遷。
第三,在於產業協同的創新。國風時尚不只是單點突破,而是系統創新。它需要材料研發、制造工藝、品牌建設、渠道創新、文旅融合等全產業鏈的協同共進。未來,期待藝秀小鎮依托“中原時尚產業發展委員會”與“中原時尚美學研究院”,打通產業鏈各環節,構建行業公共服務平台,打造集文化溯源、創意策源、產業資源於一體的“中原時尚中樞”。
第四,在於市場連接的創新。國風是一種生活方式,其生命力最終來自於市場的認同、消費者的喜愛。新一代消費者追求價值共鳴、注重體驗互動、渴望文化歸屬。品牌應通過高品質產品、沈浸式場景、數字化內容,與消費者建立更深層次的對話,將文化能量轉化為他們可感知、可參與、可傳播的生活日常。未來,期待藝秀小鎮構建以服裝服飾產業為主體,涵蓋美妝個護、鞋履箱包、珠寶配飾、家居時尚、智能穿戴、時尚文旅等時尚產業大生態,充分轉換文旅融合優勢與消費場景創新,形成“遊中購、秀即買、創即銷”的中原國潮消費目的地閉環生態。

各位同仁,國風不僅關乎審美,更關乎認同;不僅回溯傳統,更定義未來。讓我們共同攜手,依托首屆中國國風時尚大會和中國國風時尚周,紮根河南中牟,深挖文化富礦,緊扣時代脈搏,以持續的創新活力,為文化自信築基、為時尚強國助力、為人民美好生活貢獻行業應有的價值!預祝本次大會圓滿成功!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