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ps;

港營商環境續改善 惟外需轉弱 9月PMI回落至50.4

標普全球最新公布,2025年9月香港採購經理指數(PMI)由8月的50.7微跌至50.4,連續第二個月維持在擴張區間,反映本港整體營商環境仍穩中向好。不過報告亦指出,第三季末外部訂單明顯萎縮,出口需求下滑壓力不容忽視,成為經濟增長的主要隱憂。

報告顯示,來自中國內地及海外市場的新訂單均出現大幅減少,其中9月份的出口訂單按年創下自2022年4月以來最大跌幅。雖然部分企業從本地電商平台獲得新訂單,但難以抵銷對外銷售下滑的影響。業界普遍反映,美國關稅政策與全球經濟不明朗,進一步抑制了對中國內地及其他市場的出口表現。

製造及建造業削減人手 服務業則保持穩定

就業市場方面,由於產能仍足以應付現有訂單,企業人手整體維持穩定。其中服務業與零售批發業保持職位增長,惟製造業與建造業則錄得人手縮減,反映不同產業受外部環境影響的差異。

成本壓力方面,9月原材料及員工成本雙雙上升,令整體投入成本升幅達近兩年高位。不少企業為刺激銷售而主動減價,產出售價增幅有限,反映企業難以完全將成本轉嫁予消費者,壓縮利潤空間。

信心回穩但出口壓力猶存

儘管外部需求疲弱,企業對未來一年的整體前景略見改善。標普全球經濟學家Usamah Bhatti表示,香港本地經濟好轉有助提升營商信心,惟來自海外和中國內地市場的訂單跌幅仍顯著,前者更錄得三年半以來最大跌幅,形勢值得關注。

在高通脹與全球地緣政治風險交錯下,業界須持續調整策略,平衡內外需變化。香港能否穩步走出疫情陰霾並鞏固復甦動能,有賴政府與產業界協力把握區域經貿機遇,應對短期外部風險與長遠結構轉型挑戰。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