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恒逸、桐昆、華峰三家頭部紡織企業不約而同按下“加速鍵”。三條新聞看似孤立,實則共同指向一個信號——中國紡織行業正在從“規模紅利”走向“技術紅利”,從“成本卷”走向“綠色卷”“算力卷”。
恒逸年產100萬噸綠色循環新材料項目落戶江陵
9月20日上午,恒逸集團與荊州市江陵縣人民政府簽署年產100萬噸綠色循環新材料項目投資協議。

荊州恒逸資源循環有限公司主要負責前端廢舊紡織品回收。目前,在江陵縣城鄉建成169個廢紡回收網點,通過智能回收設備、流動站點及小程序預約服務,開展常態化回收,實現“縣—鎮—村”三級網絡無縫銜接。預計年回收廢舊紡織品超20萬噸,推動資源循環利用邁入新階段。
桐昆集團 X 華為雲:人工智能深化合作簽約
9月18日,桐昆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與華為雲計算技術有限公司在上海正式簽署“桐昆集團&華為雲人工智能深化合作”協議。

作為全球化纖行業鏈主企業,桐昆已逐步建成覆蓋從“一滴油”“一方氣”“一粒煤”到“一根絲”“一匹布”全產業鏈的數字化運營體系。此次與華為雲達成AI深化合作,雙方將聚焦AI頂層規劃與數據治理兩大核心領域,圍繞化纖行業的核心業務場景,深度整合華為雲在大模型、智能算力及數據治理的領先技術能力,為桐昆集團構建智能化、標準化、高效化的數據治理體系,賦能業務決策與創新升級。
伊士曼牽手華峰化學,醋酯纖維素長絲纖維“中國造”
8月13日,華峰化學股份有限公司與全球材料創新企業美國伊士曼化工公司正式達成戰略合作,宣布共同成立合資公司,在華本土化生產開發伊士曼Naia™醋酯纖維素長絲纖維。這一合作具有里程碑意義,不僅標志著Naia™醋酯纖維素長絲纖維首次落地中國本土制造,更為該纖維在中國供應鏈的完善按下“加速鍵”。

9月2日,在Intertextile中國國際紡織面料及輔料(秋冬)博覽會上,伊士曼紡織事業部總經理Ruth Farrell與華峰化學伊士曼項目總負責人楊從登共同接受媒體采訪,就合資項目細節、產品特性、市場布局等核心問題進行了詳細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