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初秋雁棲湖的波光在雲霧間粼粼閃「耀」,衣香鬢影間,恢弘的弦樂升起,一幅承唐至宋的東方美學時尚畫卷徐徐展開。

9月5日下午15:30,由中國服裝設計師協會主辦的2025中國國際時裝周(秋季)在北京雁棲湖國際會展中心盛大啟幕。中國高級時裝品牌米休緹攜SS26「見己」系列,榮「耀」呈現本季中國國際時裝周開幕大秀,中國國際時裝周全球推廣大使胡兵領銜開場,揭開嶄新而又波瀾壯闊的高質東方時裝圖景。
在接下來的9天時間里,匯集中、美、英、法、意、瑞士、挪威、日、韓、哥倫比亞、印度等11個國家、近230個品牌、400多位設計師,呈現180余項秀展活動,其中首發首秀數量更超過140場,創歷史新高。群星熠熠,匯成鼎盛之勢。
在這個九月,無數的創意與潮流,正在被北京這座城市和中國國際時裝周平台的巨大磁力所吸引、匯聚。
“耀”是破繭之姿,是越界之勇,是鋒芒之示。無論是本季時裝周的主題,還是規模空前的日程,似乎都在重申時裝設計的內核:創新、包容、勇於挑戰現狀——這里不僅展示時尚,更在重塑行業對創意、商業與文化的思考方式,以“東方美、新科技、綠色環保、非遺創新、促消費”五大聚焦點,錨定未來時尚坐標,構築一個既紮根民族美學又引領全球趨勢的產業新生態。

“耀”是突破空間界限,活力輻射。繼今年3月時裝周攜手今日美術館打造藝術氛圍感秀場,本季更多意想不到的新場景被一一解鎖,除了798·751園區大本營,APEC會議主場地雁棲湖國際會展中心、中華人民共和國首個大型綜合性展覽館北京展覽館也將迎來多場重磅品牌大秀。

從雁棲湖邊的開幕大秀,到798·751園區的先鋒國潮設計、北京展覽館的高級都會時髦;從非遺技藝的當代詮釋,到數字科技的時尚表達,本季時裝周展現出前所未有的國際影響力,參與品牌覆蓋全球四大洲,海外品牌參與度同比顯著增長,彰顯出中國市場與日俱增的吸引力。
中國本土品牌以非凡創意能量率先開場。中國高級時裝代表米休緹以SS26系列「見己」拉開大秀帷幕;“輕社交”設計師品牌YES BY YESIR葉謙、中國高端時裝代表ELLASSAY歌力思、中國冰雪羽絨服品牌SNOWFLYING雪中飛等品牌先後空降北京展覽館,續寫精英衣櫥風格;真維斯、特步、紅都、迪尚工裝、贏智尚、馬克華菲、華峰等一批實力品牌也將接力登場,展現品牌的深厚積澱與煥新姿態。


海外設計師品牌以多元風格秀場積極入局。北京展覽館秀場將由全球知名的華裔設計師品牌Vera Wang HAUTE領銜開啟,呈現其高級定制系列的夢幻之力;法國設計師品牌IRO亦將攜巴黎左岸的搖滾浪漫,演繹當代法式型格。哥倫比亞設計師品牌“組團”參加DPARK服裝服飾ODM展……海外品牌的踴躍加入不僅強化了時裝周的國際化維度,更構築起東西方美學深度對話的閃耀舞台。


東方美學元素與非遺創新元素是中國國際時裝周獨具辨識度的核心標簽。本季,這些元素將在過半品牌秀場以及多個展覽中呈現。無論是來自雲南、貴州等地的少數民族品牌,紮根非遺工藝起源地的設計師品牌,或是致力傳承和創新非遺文化的新銳設計師,通過更多創新材料、街頭潮流、公共話題等元素轉譯,試圖讓東方造物智慧以當代姿態重返世界時尚體系的核心場域。
中國服裝設計師協會與中國國際時裝周長期通過多種方式推動非遺工藝與現代設計的結合,本季也充滿許多值得期待的非遺創新案例,例如,10+3 SHOWROOM青年設計師扶持計劃鼓勵年輕設計師們將中國美學元素、非遺工藝融入先鋒服裝設計;鼓勵非遺傳承人與新生代設計師共同探索技藝活化路徑,形成跨代際協作模式;推動香雲紗等非遺相關產業的全產業鏈聯合,推動非遺工藝的產業化發展;結合科技與創新設計,鼓勵設計師運用參數化設計、立體構造技術、AI算法等科技手段,深度解析非遺紋樣,創新設計方式,讓古老的非遺工藝在現代科技的助力下煥發出新的活力;引導設計師深入挖掘非遺背後的文化內涵,以非遺為紐帶,通過服裝講述具有群體共鳴的故事,用當代語言轉譯文化DNA,使非遺工藝與現代設計在文化層面實現深度融合。


本季時裝周的另一大看點,當屬主題日板塊的強勢集結。全國重點產業集群大規模集體登場,以“制造脊梁,創造登場”之勢,呈現一場貫穿產業鏈的硬核新敘事。柯橋日、盛澤日、廣州時尚日、江服日、海寧日、廈門時尚日等多元板塊,不僅勾勒出一幅清晰的中國萬億級產業帶戰略版圖,更聯動行業協會與龍頭企業,呈現涵蓋羊毛、化纖、牛仔等關鍵品類的多場面料流行趨勢發布。它們不再只是供應鏈的幕後力量,而是以創意主導者之姿,不斷開拓中國時尚產業的深度與廣度。
“日”主題板塊的設立,吸引各個重要產業集群的品牌發布最新時尚設計,加強了設計師與產業集群的聯系,互相賦能,整合產業鏈資源,匯聚眾多企業、時尚品牌、行業大咖等,形成行業“超級資源庫”矩陣,為地方產業與時尚設計的融合提供了資源支持,並通過10+3 SHOWROOM青年設計師扶持計劃等項目,選拔、扶持年輕設計師品牌,為地方產業挖掘、輸送了大量優秀的設計人才。國內外眾多知名設計師參與,帶來了不同的設計理念和風格,也促進了地方產業與時尚設計的交流與融合。
時裝周鼓勵品牌和設計師創新應用再生原料、天然聚合物等生態環保材料,以及高新感光變色材料和 AI人工智能技術等,將科技與時尚設計相結合,地方產業升級為設計師們提供了技術支持。同期舉辦的中國國際時尚論壇等活動也為產業集群與設計師、品牌提供了思想交流碰撞的平台。
本季時裝周將“促消費”置於焦點,將秀場的即刻光芒轉化為貨架的即時銷量,持續構建一個從靈感迸發到消費閉環的完整生態。

首次與淘寶服飾超級時裝發布IP達成深度合作,共同打造“線下發布+線上直播”全新模式,精選優質淘寶服飾品牌參與,實現聲量、銷量雙引爆;
本季繼續攜手零售端重要戰略夥伴華潤萬象商業華北大區,於太原萬象城、鄭州鄭東萬象城兩大高端商業體,集結EXCEPTION、UMA WANG、NEXY.CO、NAERSILING、Koradior等近30個國內外知名品牌,呈現8場商場pop up秀,實現高端時尚與在地商業的共振。同時華潤萬象生活商業華北大區17城、27座購物中心 LED大屏同頻發布時裝周宣傳片,進一步擴大時裝周與品牌的區域影響力,形成良性互動。

繼續擴大產業“朋友圈”的DPARK服裝服飾ODM展也將於9月10-13日在79罐開展,帶來涵蓋110+家海內外時尚品牌、頭部供應鏈企業,10+3 SHOWROOM、“未來之星”新銳設計師作品展、珠寶首飾藝術聯展等新銳設計力量的全產業鏈“最強貨源”,組織20場+精準商貿對接會,實現專業觀眾的一站式資源配置;又引進奇燈原創市集,滿足從B端到C端全方位消費需求。

展會官方直播間也將迎來全面升級,聯合多個知名品牌及社交電商平台,並邀請網紅主播現場打卡、開箱、帶貨,將T台熱度即時轉化為“種草”動能,為“即看即訂、即秀即買”升溫加速。

在時尚產業日新月異的今天,人才技術升級、國際合作升級都是行業實現新質飛躍的關鍵力量。致力於傳承匠心精神、推動技術創新的“雲裳小鎮”2025中國時裝技術獎作品展,持續凸顯時裝技術在產業中的重要地位,展示了行業人才和技術的最新精研成果。

國際、區域間的時尚合作日益緊密,則促進了全球時尚資源的流動和整合。中國國際時尚論壇本季以“破界·共生”為主題,聯合國內外眾多知名平台機構邀請,各國行業“大神”、跨界大咖、領域專家、意見領袖等,帶來涵蓋文化美學、商貿營銷、流行趨勢、數智科技、綠色可持續、全球化等領域的13場智庫級分享。中國國際時裝周×PANTONE 2025秋冬十大關鍵色彩發布、中哥建交45周年時尚論壇、亞馬遜跨境新勢力私享會、京東品牌線上化合作共建、女性影響力沙龍以及圍繞3D打印服飾、全域可降解材料、AI時尚等充滿實驗性的分享探索,充滿了想象和期待空間。


數字技術徹底改變了時尚的藝術表達和消費體驗,它講述的是科技如何重塑創作、展示、傳播和擁有的方式。自8月7日官宣起,2025中國國際時裝周(秋季)線上話題內容共創熱力持續釋放,抖音#中國國際時裝周 話題播放量已增長超過2億,產生多個熱點;“中國國際時裝周”微信指數已增長近5億。9月5日當天,新華社抖音/快手官方號、央視網新媒體矩陣、人民網抖音官方等多個國家級媒體全程直播本季中國國際時裝周開幕大秀,全網收獲數百萬觀看量;小紅書時尚官宣本季與中國國際時裝周再度攜手內容共創。
數字時尚在本季中國國際時裝周中扮演著創新驅動、文化傳承與拓展產業邊界的重要角色,它與傳統秀場形成了多方面的互補。數字時尚以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為支撐,推動時裝設計與展示的創新。本季時裝周數字時尚板塊扶持規模進一步壯大,近30位年輕數字設計師濟濟一堂,圍繞本季主題「耀」結合前沿數字技術進行數字創作新探索,運用數字模擬、數字剪裁和數字渲染等技術,打破傳統剪裁邊界,重塑時裝形態,為時裝周帶來全新的設計理念和表現形式。馬克華菲、紅都等實力大品牌也將數字時尚成為傳承和創新中國文化的新載體,推動了中國時尚產業的數字化轉型,打破傳統數字時裝表達框架,在虛擬與現實交疊的界面上,重新定義當代藝術數字時尚。



中國服裝設計師協會的核心任務是通過了解設計師的需求,調動資源,幫助設計師提升和發展,為他們提供更多機會。自今年3月春季時裝周起,組委會采用邀請制加審核制,主動邀請更多優秀品牌和設計師參與;成立品牌審核委員會,由行業專業人士組成,對報名品牌進行嚴格審核,致力打造真正“代表中國”的時裝周;海歸設計師俱樂部也將在本季時裝周正式成立,旨在匯聚具有國際視野的設計人才,深耕本土市場,通過專項活動、資源對接與跨界合作,成為中國時尚與國際對話的重要橋梁。
9月14日,惠女繁花勝似錦·陳宇|閉幕大秀、惠安時尚之夜-2025中國國際時裝周頒獎典禮將為本季時裝周畫上完美句點。但中國時尚產業的故事才剛剛“耀”啟新章——從北京輻射全球,東方美學與現代科技的融合之光,將繼續在國際時尚的舞台上曄耀生輝。
全球時裝周都在自發求變的當下,它們已不再是單純的服飾展示,而是成為文化傳播、商業轉型和城市更新的重要引擎。以「耀」之名,本季中國國際時裝周突破的不僅是審美的邊界,更是文化的話語權。中國時尚產業,正以前所未有的文化自信和創新活力,走向屬於自己的高光時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