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ps;

港成衣紡織業上半年出口輕跌轉戰東盟市場 貿發局新總裁:港企應對關稅靈活迅速

【本報訊】美國對中國商品加徵關稅的政策變化持續牽動全球供應鏈。香港貿易發展局副總裁張淑芬近日接受訪問時表示,雖然外圍形勢存在不確定性,但香港企業反應靈活,早已透過分散投資與出口地區作出應對。她認為,毋須對貿易前景過度悲觀,並強調香港憑藉穩健基礎與政府多項支援措施,具備拓展新市場的優勢。

張淑芬指出,縱然本港成衣紡織業於2025年上半年出口錄得輕微跌幅,但對東盟市場則見雙位數增長。她分析,東南亞地區年輕人口多,消費力強勁,潛力巨大。以柬埔寨為例,該局早前於當地設立辦事處後,協助多間本地時尚企業參與當地展覽,參展商數目亦錄得增長。

她補充,香港貿發局現正積極協助企業開拓中東及南美市場,邀請該地區買家來港採購,為香港出口商創造更多機遇。「我們的平台和展覽能為業界提供確定性,無論在專業服務、融資支援或國際推廣方面,香港都有條件成為全球供應鏈管理中心。」

被問及近期中美就關稅措施暫緩實施一事,張淑芬表示,港商對美國政策已有一定經驗。自特朗普政府時期起,不少出口商已開始調整供應鏈部署與業務策略,包括轉移產地、開發多元市場等。她認為,只要企業保持靈活性與前瞻思維,依然可在複雜環境中突圍。

張淑芬亦談及將於9月舉行的第十屆「CENTRESTAGE香港國際時尚匯展」,預計吸引逾260個品牌、來自24個國家或地區參展,規模創歷屆新高。她表示,展會將繼續免費開放予業界及公眾,並與鐘表展及「國際名表薈萃」同期舉行,期望吸引全球超過8,000名買家進場,為本地時尚與零售產業注入新動力。

張淑芬將於10月正式出任貿發局總裁。她表示對新職位感到榮幸,未來將全力配合政府推動出口戰略,鞏固香港作為國際金融、貿易、物流與會展中心的地位。「我們要做好『引進來』與『走出去』的雙向推動,助香港企業在變局中尋求突破與升級。」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