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紡織報訊) 香港紡織商會常務副會長、立法會紡織及製衣界議員、香港生產力促進局(下稱「生產力局」)主席陳祖恒近日接受新華社專訪時強調,香港需「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透過應用研究、技術轉移及智能製造,推動創科發展,為國家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陳祖恒指出,生產力局將以先進技術、人才培訓及政府資助計劃為核心策略,助力香港提升競爭力,鞏固國際創新科技中心地位。
危中尋機:強化供應鏈管理 建國際創科中心
面對全球供應鏈重組,陳祖恒認為香港需主動出擊,發揮「超級增值人」角色:「香港法律、金融及專業服務優勢突出,可成為國際供應鏈管理中心,為國家產業鏈增值。」他建議吸引海內外企業以香港為基地,拓展品牌發展、研發設計及標準認證等高增值業務。
同時,香港積極融入大灣區協同發展。生產力局於內地設立9個服務基地、3個技術中心及1個研究院,推動區域產業智能化升級。陳祖恒強調,需結合香港的國際化網絡與大灣區產業基礎,構建「更具韌性的創科體系」,重點發展低空經濟、生命健康及新能源汽車等新興產業。
「出海服務中心」助企業拓全球南方市場
針對美國關稅戰及國際變局,生產力局聯手內地三大創新中心成立「出海服務中心」,提供知識產權、國際標準認證及政府資助諮詢,協助企業經香港「走出去」。陳祖恒指出,中心將利用香港的國際化場景及標準認證優勢,支持內地企業布局「一帶一路」及新興市場,同時反哺本地創科產業發展。
「香港需善用『一國兩制』優勢,與內地企業『並船出海』,在全球化變局中開闢新路。」陳祖恒表示,工商界將配合特區政府應對外部挑戰,鞏固香港作為國家「雙循環」戰略樞紐的角色。
香港紡織報 蘇文華編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