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ps;

【轉載】亞洲時尚的迭代,從面料開始

節錄:


亞洲時尚產業正通過面料革命加速可持續發展進程。聯合國報告指出,亞太地區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將滯後32年,其中時尚業碳排放占全球8%,年耗水量相當於2.6萬億個奧運泳池。全球60%紡織品產自亞洲,但中國廢舊紡織品回收率僅15%,印度僅1%。

設計師與材料商的創新合作成為破局關鍵:

  • 聶若涵用OTEX有機真絲打造可雙面穿著的編織連衣裙,該面料從桑蠶養殖源頭實現全鏈路環保;
  • 陳安琪以植物基皮草拼接傳統羊絨,隱喻地球生態碎片的重組;
  • Jaggy Glarino將再生漁網尼龍制成可正反穿著的機能外套,埋入土壤180天可降解95%;
  • Kha Hoang Ngo使用200天自然分解的聚酯纖維,結合越南竹絲混紡面料詮釋”金袋”哲學。

材料商同步突破技術壁壘:Spiber耗時17年研發出微生物合成蛛絲蛋白,Modern Meadow用回收輪胎開發比真皮輕25%的植物基皮革,鄂爾多斯通過微生物染色技術實現羊絨零污染染色。

原文全文閱讀:
亞洲時尚的叠代,從面料開始

關鍵數據提煉:

  • 📉 32年:亞太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的滯後年限
  • 🔥 8%:時尚業占全球碳排放比例
  • 💧 2.6萬億:行業年耗水量(奧運泳池單位)
  • ♻️ 15% vs 1%:中印紡織品回收率對比
  • ⏳ 200天:新型聚酯纖維自然分解周期
  • 🌱 95%:植物基面料土壤降解率

通過科技+傳統工藝的融合,亞洲設計師正將可持續時尚從概念轉化為具象的文化表達。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