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ps;

159期-出口企穩  供應鏈加速重組

今年以來,隨著全球補庫存需求覆蘇,我國紡織服裝出口規模呈現止跌回穩勢頭。前7個月,我國紡織服裝累計出口1700.4億美元,同比增長1.3%,較去年全年8.1%的出口降幅明顯回暖。前7月累計出口比疫情前的2019年同期增長14.7%,為歷史第二高出口水平。主要有以下特點:

一是從大類商品看,紡織品出口形勢好於服裝。前7個月,紡織品出口809.2億美元,同比增長3.4%。紡織品項下三大類商品(紗線、面料和制成品)中,比重最高的面料出口388.7億美元,增長4%,制成品出口338.9億美元,增長3.8%,紗線出口81.7億美元,下降1.1%。服裝出口891.2億美元,同比微降0.6%。其中針織服裝出口404.6億美元,增長3.6%,梭織服裝出口372.4億美元,下降4.5%,針織勢頭好於梭織。

二是從出口市場看,走勢明顯分化。前7個月,對第一大市場東盟出口311億美元,增長8.9%,勢頭良好,其中對越南出口增長10.6%,對柬埔寨出口增長34.1%。對第二大市場美國出口278.3億美元,增長5.3%,明顯回升;對第三大市場歐盟出口230.9億美元,微增0.3%,基本企穩;對第四大市場日本出口86.9億美元,下降8.8%,仍然疲軟。此外,主要市場中,對孟加拉國出口增長18.8%,對哈薩克斯坦出口大增37.1%。

三是從出口價格看,呈量增價跌態勢。前7個月,面料出口單價下降2.9%,數量增長7.1%,金額增長4%;梭織服裝出口單價下降15.1%,數量增長12.5%,金額下降4.5%;針織服裝出口單價下降7.7%,數量增長12.3%,金額增長3.6%。

四是跨境電商對出口的支撐作用進一步增強。據中國海關總署統計,今年上半年,我國跨境電商進出口1.22萬億元,增長10.5%。據中國紡織品進出口商會測算,今年上半年,跨境電商占我國服裝出口比重高達40-45%左右。我國紡織服裝尤其是服裝出口中跨境電商的拉動作用增強,也意味著傳統貿易出口加速向海外低成本國家轉移,本土出口進一步下滑。

五是全球補庫存勢頭明顯、市場回暖。據不完全統計,今年上半年,全球紡織服裝整體進口同比下降2.5%,比去年全年14%左右的降幅大幅回暖。其中美國上半年進口下降2.2%,歐盟進口下降6.4%,日本進口下降7.4%。從出口國情況看,今年上半年,越南紡織服裝出口增長5.8%,柬埔寨出口增長18.2%,印度出口增長4.5%,表現均優於中國。

六是中國在國際市場份額下降勢頭有所回穩。上半年,中國在美國紡織服裝進口市場份額25.9%,同比回升0.8個百分點;在歐盟份額27.5%,微降0.4個百分點;在日本份額51.7%,減少1.6個百分點。

展望四季度出口,有利和不利因素並存。一方面,國際市場需求有望走出去年低谷,國際通脹企穩回落,市場購買力和信心有所提高。發達市場需求的回升,也可以間接拉動我中間品對東盟、南亞等地區出口。另一方面,雖然美國進口環節訂單回升,但終端需求比前幾年偏弱。人民幣匯率升值過快及劇烈波動,對出口企業接單不利。此外,近期海運價格的上漲也對出口形成瓶頸。最後,國際貿易環境不確定性增強,也將加速全球供應鏈的轉移和重組。

資料來源:中國紡織品進出口商會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