純素皮革源自天然植物或菌類纖維、加工後的植物及果實廢料等材料來製造,可分類為:
(A)植物纖維皮革
從加工後的植物及果實廢料如鳳梨葉、蘋果皮、橙皮、葡萄皮、仙人掌皮等取材,例如:
蘋果皮革 (Apple Leather)
從製造蘋果果汁、果醬等加工後的廢料如果渣和果皮製成。其製造工序是首先將回收的蘋果皮清潔、烘乾、磨成粉末後或與其他天然纖維混合,或通過與聚氨酯(PU)混合,跟著塗在純棉面料上,再壓制皮紋、烘乾等工序(如圖1),製造比較耐用、環保、透氣的仿皮,觸感光滑,現時生產商正著手採用可生物降解的PU來取代一般合成PU、有機/生物色素等來令蘋果皮革更純素及環保材料。蘋果皮革特點包括:(一)使用生物基廢棄,減少廢物處理及碳排放、(二)原料沒有取材於動物、(三)因性能不上動物皮革,尚未廣泛被應用、(四)售價比動物皮革平宜。
(B)菌類纖維——蘑菇皮革 (Mushroom Leather)
由蘑菇菌絲體(Mycelium)製成,現時小批量蘑菇皮革的製造過程如下:(一)選擇合適潤濕的基材如木屑、果殼等作培養菌絲體、(二)將基材放入所需皮革片塊形狀的塑料盆內,進行殺菌工序,令菌絲體容方易生長、(三)再將蘑菇孢子放入塑料盆內的基材來培育,菌絲體從生長到收成過程需要兩/三周、(四)從塑料盆取出菌絲體片塊進行清潔、(五)壓製菌絲體片塊成規定形狀、厚簿、皮紋及色澤,經過染色、黏合、烘乾等工序、(六)視覺和觸感像動物皮革。
現時培養的菌絲體的僅限於平面二維形式,無法擴展為工業化生產。芬蘭VTT技術研究中心發明一種新的生物技術,讓菌絲以特定大小、三維結構和厚度快速生長、以每分鐘一米(3.3 英尺)的速度生產連續的蘑菇皮革片塊,用作量產蘑菇皮革的先驅。蘑菇皮革的特點:(一)來自100%天然材料、(二)菌絲體結構類似於動物皮革膠原蛋白結構,蘑菇皮革具有與動物皮革相似的性能、(三)性能與動物皮革近似如拉力、透氣、柔軟、回彈性等、(四)具有抑制细菌繁殖、(五)售價不比動物皮革平宜。

香港紡織商會榮譽顧問何繼超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