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4月份以來,受國際需求走弱、通脹高企、新一輪疫情反彈、海外供應鏈擴張等內外部多重因素影響,我國紡織服裝出口雖仍保持增長,但增速明顯回落,部分出口大省(市)出現負增長,外貿形勢更加複雜嚴峻,穩外貿壓力顯著增加。
前四月累計,紡織服裝出口958.4億美元,同比增長8.7%,比疫情前2019年同期增長29.5%,繼續呈現發展韌性。 4月當月,受國內疫情影響,紡織服裝出口235.9億美元,同比增長1.6%,但仍比2019年同期增長24.2%。 4月增速較上月大幅回落15.2個百分點,為去年9月以來最低。 4月當月,廣東、江蘇、福建和上海受疫情影響分別下降2.5%、8.9%、10.5%和26%。浙江、山東和中西部20個省市受疫情影響相對較小,出口增速分別達13.7%、16.4%、13.6%。
在RCEP實施帶動下,東盟超越美國成為我第一大出口市場。前四個月,我對四大市場東盟、美國、歐盟、日本出口分別為172.3億美元、162.8億美元、134.6億美元和60.6億美元,分別增長20.2%、7.6%、5.9%和-9.8%。受日元貶值等因素影響,我對日本出口出現明顯下降。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出口369.9億美元,增長17.8%。對新興市場出口呈分化態勢,除對東盟出口大幅增長外,前四個月對拉美出口也大增26.9%,對中東和非洲出口則分別微增1.6%和2.6%。
中間產品出口增速較快。前四個月,我國紗線和麵料分別出口39.7億美元和172億美元,同比分別增長25%和30.2%。受RCEP實施紅利和海外服裝產能恢復的拉動,前四個月,中國對越南面料出口增長10.8%,對孟加拉國、柬埔寨和印尼的面料出口分別大增51.1%、44.5%和56.1%。
服裝家紡產品增速大幅放緩。前四個月,我國服裝和家紡產品分別出口470.2億美元和60.1億美元,同比僅增長6.2%和0.6%。針織服裝出口211.5億美元,同比增長18.9%,較去年全年42%的增速大幅回落。梭織服裝出口199.2億美元,同比增長13.8%,比去年四季度增速放緩10個百分點。
線上消費回落影響跨境電商出口。據海關統計,2021年我國跨境電商出口增長24.5%,今年一季度跨境電商出口同比增速大幅放緩至2.6%。我服裝出口中約有20%左右為跨境電商。隨著商品價格和配送費用不斷走高,消費者從線上回歸實體商店,跨境電商急速擴張的態勢明顯放緩。
隨著疫情的減弱和產能的恢復,越南、孟加拉等國服裝業復甦步伐明顯加快,前兩年因國際疫情爆發而回流到中國的部分訂單有再度轉出趨勢,服裝業產業轉移問題再次成為焦點。一方面,產業轉移趨勢重啟,訂單繼續流出到東南亞,這既是對疫情前趨勢的回歸,也是因中美經貿摩擦等原因規避風險之舉,也有外需增量消失的原因。另一方面,海外供應鏈目前無論在產能規模、產品結構還是產業鏈完整程度上,尚無法對中國形成根本性挑戰,更是嚴重依賴於中國產紡織原材料(尤其是化纖原材料)。越南、柬埔寨等國60%以上的進口面料依賴中國提供。
展望後勢,一方面,隨著各國逐步退出經濟刺激並開始緊縮政策,疊加俄烏危機等連鎖影響,外需走弱幾乎成為定局;另一方面,在全球增量蛋糕縮小的情況下,國內與海外供應鏈搶奪訂單的競爭將更加激烈。海運費、原材料價格等因素仍對出口產生壓力,中美經貿摩擦後續影響需密切關注,美國6月21日將開始實施其「涉疆法案」中「可反駁推定」規則,將對中美貿易產生進一步影響。綜上,預計中國出口將在供給和需求兩端雙重承壓。
5月以來,隨著國內復工達產的推進、物流貨運的恢復和暢通,尤其是各項穩外貿政策的全力部署和落實,國內疫情對出口的階段性影響逐步緩解。面對諸多壓力和風險挑戰,我國紡織服裝出口行業依托強韌產業鏈,把握RCEP發展機遇,順勢應變、主動調整,有望走出低谷,努力實現穩外貿目標。
資料來源:中國紡織品進出口商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