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續發展不僅是當前社會的一大議題,亦是紡織成衣業的主要發展目標。紡織成衣業複雜的供應鏈中,多項生產程序均有機會排放廢水、廢氣及化學品,從而對環境和人造成不良影響。市民消費與日俱增,缺乏有效的回收體系會容易導致被廢棄的紡織品最終傾倒堆填區。
香港紡織及成衣研發中心應用水熱分解技術成功分離混紡面料中聚酯和纖維素纖維,令聚酯纖維可以直接重回紡紗生產,回歸服裝產業鏈,實現閉合循環。至於從回收過程中產生的纖維素顆粒,研發中心通過一系列的項目研發,探索開發高增值的纖維素產品技術,並拓展於工業化生產的應用機會。
之前我們曾經介紹過將回收得到的纖維素顆粒轉化為生物可降解高吸水纖維素產品。這項技術已經進入探討規模化、產業化方法階段。此外,我們亦利用回收而來的纖維素顆粒開發功能性纖維素纖維,將纖維素納米顆粒或其他功能性材料加入溶解後的回收纖維素顆粒,運用濕紡技術,開發強度高、抗紫外或紅外功能的紗線。我們還嘗試利用回收的纖維素顆粒處理成為不含氟元素的疏水助劑,使到經處理的棉質面料可以達到疏水功效。
研發過程中,我們發現聚酯和棉混紡面料回收成為高附加產品有多種途徑。研發中心會進一步探討這些技術的規模化、商品化、技術提升和生產條件,以配合市場需求。
香港紡織及成衣研發中心
總監(項目發展)姚磊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