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強勁開局之後,中國內地和香港股票隨即迅速調整。相較於2018年1月26日的高點,MSCI香港指數和MSCI中國指數分別大跌9.2%和13.4%,回吐年初以來大部份漲幅。隨著投資者對通膨走高和美國加息預期進行調整,標普500指數大幅下挫約10%,而部份沽壓也與程式交易相關。
我們認為此一回調早該出現,在此之前美國標普500指數連續19個月未出現5%以上的跌幅。事實上,MSCI香港指數在2012年到2017年間大漲74.7%,期間經歷七次回撤,由最高至最低的回撤幅度平均為13.9%。同樣,MSCI中國指數從2016年2月的低點至2018年1月期間暴漲112%,但該指數也經歷了至少三次回撤,平均跌幅為9.9%。因此,在升市中出現回調並不罕見。長期而言,股市還是受基本面的驅動。
我們預計短期內市場波動性可能依然居高不下,因投資者開始計入美債收益率走高的預期。不過,中國內地和香港股市的基本面依然紮實,宏觀環境依然穩健且企業盈利增長強勁。我們預計2018年MSCI中國和MSCI香港指數的每股盈利(EPS)將分別增長15%和8%。南向資金依然是香港股票的利好驅動力。2017年南向淨流入達到3,400億(港元,下同),按年增長38%,而僅在2018年1月就已達到約750億。
鑒於中國內地投資者繼續尋求在海外分散投資,我們預計南向資金將持續穩定流入。香港和海外中國股票是內地投資者最為熟悉的資產類別。儘管春節期間交投較清淡,但我們預計南向資金將繼續為港股提供有力支撐。我們認為港股仍有進一步上漲空間。
2月初,恒生指數、國企指數和MSCI中國指數分別大跌9.5%、12.1%和10%,為2008年以來的最大單週跌幅。不過,我們對中國股市依然樂觀。我們認為2月初市場的震盪走勢並非反映經濟前景轉熊。高頻數據依然顯示宏觀環境良好且盈利增長穩健。
此次回調後,市場價格回到今年年初的水準,目前MSCI中國指數的12個月遠期市盈率(本益比)為12.5倍,為2017年7月以來最低,較全球股市也有約20%的折價。在企業盈利增長15%左右且估值有望適度上調的背景下,我們預計該市場在2018年將帶來15至20%的回報。從歷史上看,10年期美債收益率與MSCI中國指數的相關性也非常低。
不過,我們認為短期內市場波動性可能依然很高,因投資者仍在對通膨走高的不確定性以及加息預期進行調整,並將密切關注美聯儲局新任主席鮑威爾月底的國會證詞。
近期回調後,中國股市的投資機會浮現,我們認為目前的波動為投資者帶來了買入部份股票的良機,尤其是錯過上次反彈時機的投資者。目前,我們建議聚焦我們所看好的行業中的優質股票,比如IT和金融行業。該類股票的盈利增長可見度較高,且受益於中國消費能力和創新能力的日益增強。
我們也看好中資銀行股,因我們預計資產風險降低且盈利能力改善將推動該類股的估值進一步上調。大型國有銀行受金融去槓桿的影響也較小。在全球宏觀因素不確定性加劇之際,對於尋求防禦型股票的投資者而言,我們認為具有防禦性增長特質且派息增加的優質補漲股是不錯的選擇,能夠降低中國股票組合的整體風險。
我們依然對香港股市保持樂觀。鑒於宏觀背景有利、盈利強勁增長約8%且股本回報率(ROE)上升,我們預期2018年MSCI香港指數將取得個位數回報。儘管美債收益率與MSCI香港指數的相關性向來很低,但短期內,對美國通膨走高以及加息的憂慮可能導致全球金融市場波動性居高不下。
盈利增長趨勢依然穩健,年初迄今盈利修正趨勢保持正面,即將到來的年終業績報告也應支持這一趨勢。我們認為目前的波動為投資者帶來了良好的買入機會。我們看好本港銀行股,因其盈利將受益於利率上升以及強勁的經濟增長。此外,在不確定性加劇之際,我們認為市場將再度聚焦具有防禦性增長特質且派息穩健的優質補漲股。
(本文僅旨在提供資料訊息,瑞銀不會就該等資訊的準確性或完整性作出任何保證;並不應被視爲是針對任何交易之招攬、建議或要約而構成任何形式之法律行為。©UBS 2016。本行三把鎖匙的標誌和UBS是UBS的註册和未註册商標。版權所有。)
瑞銀財富管理投資總監辦公室股票分析師
林世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