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傳來一幅相片,圖中一位女生好像托著一個人頭在擺姿勢拍照,明顯是在惡搞Gucci最近的Runway show, 模特兒都托著一個3D打印出來的人頭行catwalk。
自從Tom Ford後,Alessandro Michele可能是最受人注目的Gucci 設計總監。當年因為Tom Ford的離開對Gucci的影響,很多品牌都決定減少對個別設計師的吹捧,把重點放在本身品牌上,但畢竟,潮流是循環的,而這行業需要星、故事、話題…時裝界這幾年又多了些新名字。
話說回來,不管你喜歡Gucci的新collection與否,顏色、剪裁….有人說是前瞻,有人說是浮誇,無可否認的,今天的Gucci確實對時界確實帶來了不少衝擊。有些評論説,奢侈品牌的款式應該是永恆,傳統的。就這概念,很多品牌也就不斷地「食老本」。確實很多奢侈品牌也「悶」了很多年了。
Alessandro Michele的成功,當然有很多事後孔明的評論,說甚麼創意、Fantasy、 Dream collection…… 但想像一個百年老店,這樣大膽的創作,也不禁令人佩服Gucci管理階層的勇氣。雖則現正有一百個理由去解釋Alessandro Michele的成功,同樣地也可以有一百零一個理由去批評他的設計。
行業現在正流行大數據,人工智能…就是嘗試用科技、數據去分析潮流,顧客購買的趨勢和變化。結果是很多品牌便流於公式化,所謂的新意也在意料之內,無甚驚喜。需知,若跟著「大」(似乎現正都一定要加個「大」字)數據分析,若出了問題,也是一個情有可原的一個錯誤。
但,畢竟時裝與品牌的管理,也是一門藝術,是情感與理性的平��,而當中情感的因素更大。很多年前曾經有一個硏究,想從訪問找出人們最喜歡的是甚麼名畫,根據答案,試圖做出一幅全世界最受人喜歡的畫。當然最後是無法做到。就正如無法做出全世界最漂亮的服裝一樣。當中的因素實在太多,而其中很多因素也很難用語言文字表達出來。
我想作為消費者,最想看見是百花齊放,多一點選擇,多一些「不同」….
香港理工大學紡織及製衣學系講師
廖泳新博士
tcliuws@polyu.edu.hk